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觉得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4-05-20 14:00
阅读量:
59

我家有一个朋友,在瑞士定居很久了(妈妈中国人,爸爸法国人,瑞士定居,因为都在那边工作)。没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种高福利的西方国家。包括我平时也很习惯看各种up访谈,内容很多都涉及到西方那边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分享。比如瑞士那边,是完全不攀比谁家车子贵,谁用好包的,就是一种简单朴素,以生活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大家都会向往这种价值观。

反观我们,更多是金钱至上,包括我一再提及的各种社会文化的规训,这个不用多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非常理解这咋回事。

我想说的是,这是必然的,我想试图跟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因为只是吐槽我们差,人家好,仅限于吐槽意义不大,要把原因搞清楚,要把目标和路径拆解出来,要站在宏观角度我们我们所处的阶段,才能预测未来的走向,才会更清楚今天自己应该怎么做。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大家绝对都听过“我们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注意,这里面要具体看,我们走完的,是工业化发展的路。可不是思维的路。

工业发展,是可以很快速的,但是思维发展,是没办法做到很快速的,因为这涉及到,思维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它很缓慢。

说跳脱点,就像我们的教育水平,没法一下提升上去。因为老师的培养是需要几代人的,n多年的。只有标准化的教学,才能快速应用。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现状。

话说回来。为什么有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更倾向于生活。道理很简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他们在经历的,就是我们现在在经历的现状。

人家百年前,就经历过超高小时的劳动,以及内卷,等等这些玩意了。现在这些人的爷爷辈,早就卷过了,抗争过了,有了一些进展,但也完全赢不了资本那种,因为资本和权力,从来都是一家人么,这话我们点到为止大家都明白。所以抗争最好的结果,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拖鞋。不可能赢。

但是,不可能赢,不意味着思维的改变啊。

思维的改变在于:生活本身是重要的,这个思维。这个思维,需要上百年的痛苦,抗争,反思,传播,才会得到一个社会都会认可的价值标准,对吗。

再一次,我们刚刚从物质不丰富,到丰富,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我们的上一辈,上上辈,都是社会小学生,所以传播的思维,也能传到第三代的。这种影响漫长而深远。

大家看我每天都跟大家聊的生活为上,如果社会普遍是这样想。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如果谁买了好车好包,大家鄙视ta,如果谁不注重生活而光想着挣钱,大家鄙视ta,如果社会是这种基调,那不就是没啥对比和更多焦虑了么。

再一次,这种思维的渗透和传承,是需要时间的,没法拔苗助长。我们就是差在这里。这种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老旧思维的割裂。

就我这种生活态度,我这种人,其实在社会上还是少数的,是零星的。但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这会加快大家的觉醒,我并不是说人家思维领先了200年,我们同样需要200年,这个时间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思想的传播提高效率的。

所以现在的情况还是我这种思维非主流,广大普通同胞还是没有形成凝聚力,一盘散沙,所以遇到了人性层面的巨大茫然感。

这些都会过去的,会越来越人明白,生活是目的,快乐是目的,到时候形成凝聚力,一来对抗资本,而来减少社会意识的束缚。那时候大家就能快乐的多。

这是大家没有价值感,没有活着的意义,社会整体这么不快乐的原因。

我认为,快乐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选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