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东线有多恐怖?

发布时间:
2024-06-12 22:56
阅读量:
17

我的老板(俄罗斯人)曾经跟我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苏联在冷战时期的许多关键时刻的退缩都是因为卫国战争的记忆永久地刺痛了苏联好几代人。所以尽管苏联有如此恐怖的军事力量,但在几次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关头都因为对过往记忆的PTSD而选择让步。我觉得最典型的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在70年代初苏联国力最盛的时候却不敢与以色列空军碰到底,可以说是直接葬送了一大半中东布局的努力,这可能和苏联领导层的战争记忆是有关系的。

这不同于在本土只作战了不到一年的德国人,德国人的伤亡大部分都产生在国外,战略轰炸的时间毕竟还是短促。中国战场伤亡极大也残酷,但是民国到最后也没有体会过那种主导攻势作战百万人如同浪花一样拍平对方自己也十不存一的情况。东线的战争记忆在俄国人内心有个很痛苦的点在于无论你是防守挨打,还是进攻取胜,你都要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

结合回答这个问题,我老师的老家是捷尔任斯克(俄语:Дзержи́нск)这个地方的。他跟我讲过他家在沙皇那一辈是当地的大家族,有七八个兄弟男丁那种,等到他这一代能找出的叔叔伯伯分支就只剩下两个了。他家在内战中是红军那一方,整个苏俄内战没有死过一个人,卫国战争前三年防守阶段战前在军队里面的亲戚就全部阵亡了,后面反攻阶段被征走的男人里面又死了两个叔叔,整个大家族在当地整个二战人口削减了一半以上。70年代末阿富汗战争的时候,因为他们家的红军深厚背景,信号旗想要动员我老师去阿富汗从事谍报工作(甚至都不是一线),他奶奶因为经历过非常多的亲人阵亡,坚决反对没有成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他奶奶是卫国战争里面的积极分子,参加过高炮部队,按理说应该是拥军派,我认为这不只是因为阿富汗战争的性质问题,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对那种记忆的恐惧。

我觉得甚至对我老师本人都有影响,他作为俄罗斯在冷战后移民出去的知识分子,他一边痛恨普京的俄罗斯,一面又坚决反对援助或者派兵乌克兰,这种矛盾的心态我觉得恐怕也与此有关。俄国虽然是卫国战争的胜利者,但可能正是因为说完全的胜利者,没有办法对“伤亡”进行归因(比如一战德国),所以对于战争伤亡的记忆是最纯粹与最无法逃避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