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认为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各时代的顶级文明?

发布时间:
2024-03-29 15:49
阅读量:
24

举几个直接的例子吧,略微有点冷门。

先说一个东西——粮仓。

汉朝京师仓:是汉朝长安城的粮仓,其规模经实测,东西长1120米,南北宽700米,周长约3330米,面积为78.4万平方米。

京师仓由一座座大型仓库组成,其中规模大的,建筑面积和现在故宫太和殿的规模差不多。

隋唐含嘉仓:是隋唐洛阳城的粮仓,其规模经实测,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

含嘉仓的仓储技术,较汉代有了更大的提升,单体仓窖储粮容量远大于汉代仓库。

对了,含嘉仓的管理区,残存面积最大的地基,比故宫太和殿的占地面积还大。

含嘉仓的一座仓窖遗址

大家可能对这两座粮仓的规模没有直观概念。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计量单位——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可谓享誉世界了,是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文明的皇冠明珠,它的遗址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30米,面积约3.64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汉朝的京师仓,规模相当于雅典卫城的21.5倍;隋唐的含嘉仓,规模相当于雅典卫城的11.8倍。

再说第二个东西——冶铁厂。

望城岗冶铁遗址:该冶铁厂是汉代南阳铁官下属的冶铁厂之一。整个冶铁基地遗址,东西最长1100米,南北最宽420米,面积约33.5万平方米,相当于9个雅典卫城。

宛城冶铁遗址:该冶铁厂也是汉代南阳铁官下属的冶铁厂之一。整个冶铁基地遗址,初步探测面积为东西长6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雅典卫城。

李家庄村冶铁遗址:该冶铁厂遗址探测面积为南北长1279米,东西宽190米,面积约23.2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雅典卫城。

古荥冶铁遗址:古荥冶铁遗址在上个世纪初步探明面积为南北长400余米,东西宽300多米,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后来由于规模实在太大,而没再扩大探测范围。随着现代探测技术的进步,最终得出该遗址的全部面积应当不低于5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雅典卫城。[1]

临淄齐国冶铁遗址:齐国首临淄都有6座冶铁遗址,其中最大的两座,面积均达到了40万平方米,仅这两座遗址,加起来比22个雅典卫城都大——可见战国时期的战争烈度到了什么程度。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冶铁厂规模,放到国外去,那都是一座小城市的规模——而且这样规模的冶铁厂遍布全国。

比如汉朝巅峰时期的铁官就超过了50个(而且数字随着考古发现,还有可能增多),每个铁官下又有若干冶铁厂。

目前,光是汉代南阳(宛)铁官,我们就发现了不少于5座冶铁厂遗址。

再说第三个东西——畜牧业

我们先说牛,再说马。

为什么先说牛呢?

因为牛是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相当于现代的拖拉机,耕牛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古代王朝的生产力水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用牛,但牛无疑是最普遍的。

根据《唐会要》记载,唐朝天宝十三年的奏报中显示,该年朝廷官方养殖的牛达到了75115头。[2]

那么,唐朝的民间耕牛数量有多少呢?

这里要说一个冷知识,古代王朝其实是会分配耕牛给老百姓的。

比如安史之乱都还没结束的时候,唐朝就颁发诏令,要求地方政府分配耕牛和种子给老百姓。

当然,做不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组织社会恢复生产,于是颁布政策,全面赐予耕牛。

但是最初考虑到土地不足50亩的农户用不上耕牛,所以不分配耕牛。

后来朝廷又考虑到,穷困的农户反倒不分耕牛,道理上讲不过去,于是又改为土地不足50亩的农户,两户为一组,分配一头耕牛。

在一些偏远地区,比如湖南永州,由于百姓贫穷,政府便组织老百姓集资买牛,最后也做到了老百姓不缺耕牛了。

此外,唐朝还有大量的政府集中采购上万,甚至数万头牛赐给贫民的文献记录。

所以,虽然缺少唐朝民间耕牛总数的直接数据,但从文献来看,应当规模不低。

顺便提一嘴,唐朝鼎盛时期,官方还养了67万头羊。

数字来自于《唐代羊业研究》。[3]

其实说到畜牧业,宋朝的耕牛数量和羊群数量才是最夸张的。

但是由于文献太夸张了,建议大家自行查阅。

然后我们再说马匹。

马匹,相当于古代的汽车和坦克,对于古代王朝的交通发展和军事力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缺少直接的古代马匹总数的数据来源,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碎片信息来推测一个大概数字。

汉代牧师苑,数量高峰时期,设置了36所,遍布汉帝国北边、西边,马匹总数在30万匹左右。

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头。[4]

汉代厩监,为中央直属的六大马厩,或有马匹超过6万匹。

天子六厩,未央厩,承华厩······马皆万匹。

家马厩,为汉朝皇家马厩,马匹最少一万匹以上。

汉有家马厩,一厩万匹,时以边表有事,故分来在此。[5]

汉朝还有29635个亭,以及数千个驿站、传、置(但总数不详)。

汉代的邮亭系统,必然是要配属马匹的,甚至汉朝一度还让邮亭系统自行养马。[6]

但是,汉代邮亭根据地理位置和环境情况,也不是所有的邮亭都会配属马匹,但这个情况就高不就低,也就忽略了。

综上,汉朝政府直属的马匹,应当在40-50万匹之间——这也符合汉朝一次性可以动员18万骑兵所需要的马匹储备情况。

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7]

那么,汉朝民间的马匹有多少呢?

这个就更没有数据了。

考虑到汉朝元狩五年,出动十万骑兵,却有十四万匹私人马匹随军出征的情况,可知汉朝的民间养马业同样规模庞大。

同时,从汉朝推行过官方贷款给人民养马的政策,并且还经常采购民间马匹的情况上看,汉朝的民间马匹,应当不少于,甚至多于官方马匹数量。但这里因为缺乏直接的史料证据,我们就不进行推测了。

那唐朝的马匹数量是多少呢?

有一个直接的数据,中央监牧巅峰时期是70万6千匹。

而且这个数据还可以从另一组文献中得到证实。

唐代的驿站也有明确的定数。

合计1639个驿站,不同等级的驿站配备不同数量的马匹。

最好级别驿站,配属75匹马,最低等级的驿站配属8匹马。[8]

这里大致也要消耗几万匹马。

综合来说,唐朝巅峰时期的官方马匹数量,应当在80-100万之间——当然,大家也可以不相信这个推测数据,只采信有明确记载的精确数据。

再说第四个东西——农业水利设施。

龙首渠:灌溉面积超过70万亩。

白渠:灌溉面积超过45万亩。

郑国渠:巅峰时期灌溉面积超过400万亩。[9]

都江堰那种巨无霸,就不拿出来吓人了,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一下。

大型农业水利设施,遍布全中国。

最后说第五个东西——武器装备存量。

这里,我又要嘚瑟一下东海武库集簿了。

不要嫌弃我反复拿东海武库来说啦,毕竟东海武库账单的出土,太给中国人长脸了。

弩弓:弩537707(乘舆11181),弓77521,小计615228。

矢:弩矢11458424(乘舆34265),弓乘舆1199316(乘舆511),小计12657740。

甲铠:甲142701(乘舆379),乘舆铁股衣225两1奇,铠63324,股甲衣□□□万563,铁甲札587299,革甲14斤。

头盔:(左革右是)暓98226(乘舆678),马甲(左革右是)暓5330。

防牌:盾102551(乘舆2650)。

枪:铜戈632(乘舆563),矛52555(乘舆2377),乘舆鈒943,铍451222(乘舆1421),戟6634,有方78393,锻24167,小计614546。

刀剑:剑99905(乘舆4),泾路匕首24804,锯□刀30098,刀156135,大刀127(232),小计311069。

斧:铁斧1132(136)。

战车:乘舆钲车、鼓车、武攠车18乘,乘舆兵车24乘。

连弩车564乘,冲车37辆,将军鼓车10乘,轻车301乘,将军兵车比二千将□鼓车116乘,□□车180乘,钲车8乘,鼓车6乘,战车1乘,□□车564乘,□车1乘,武刚强弩车10乘,×毂×车1乘,战车502乘,三轮兵车1乘(168),×佗龟车5乘,高□车11乘,□□车7两,□□车□车2133两,素□重车1993乘,兵□车677乘,合车2乘,蜚楼行临车2乘。

小计7174乘(乘舆42+7132)。

一个武库就有这么大规模的装备数量,天下谁敢争锋?

以上。

所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保障。

生产工具(铁器),生产动力(畜牧),生产保障(水利),生产储蓄(粮仓),更是决定了社会财富的上限,以及社会抗风险能力——农业时代,社会是很脆弱的,本质上是靠天吃饭,只有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保障,才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至于交通、通讯、穿衣(纺织)和农业生产,我已经在很多文章中提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综上。

我说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各时代的第一文明,有些人可能觉得有争议,所以咱不下这个定论。

但说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各时代的顶级文明,那绝对是毫无争议的。

如果不服,就请从衣食住行、生产力和生产保障等方面,论证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不行。

请从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或现代考古切实发现的遗址来阐述,别整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写完这篇文章,真的为祖国的辉煌历史感到自豪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