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99A坦克有多强?

发布时间:
2024-12-20 16:36
阅读量:
30

搞三代坦克时,大概是三位总师三个方案:祝榆生总师的方案是中国T-72,韩雪海总师的方案是加装弹机的中国豹2,张锐生总师的方案是中国梅卡瓦。

其实,当时值得中国参考的坦克也就是M1、豹2和T-72,如果把M1理解为换装燃气轮机的豹2,也就两种坦克。

张总的中国梅卡瓦过于偏门,被淘汰很正常。

豹2和T-72的区别:豹2没有装弹机,T-72有装弹机,所以豹2用的是整装弹,T-72用的是分装弹。以当时穿甲弹的性能来看,120mm整装弹要优于125mm分装弹,德国的火控系统比苏联好,坦克首发命中率高,所以就不会对坦克射速有过高的要求,当然欧美坦克兵都是按照6发/分的射速训练的;苏联的弹不如德国,火控不如德国,提高射速增大命中率是它唯一的选择,所以苏联坦克用了装弹机。用装弹机的另一个好处是坦克可以设计的比较紧凑,从而降低对发动机的功率要求。

摆在中国坦克设计师面前无非就两条路,T-72还是豹2 ?

韩总的中国豹2太过激进,以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军费水平,是极难实现的。

祝总的中国T-72方案几乎是最优解。

首先是炮的问题,当时中国的军工人已经基本搞定了高膛压的120mm滑膛炮。按道理讲,这门炮应该继续优化,继而成为三代的主炮,但祝总把这门炮给否了,要搞2A46的中国化。

如果做个类比,祝总很像中国的卡拉什尼科夫,和老卡一样,祝总也是战士出身,所以他的思维方式是很实际、很战士化的:纸面数据强,并不意味着打起仗来真得强。

个人理解祝总的考虑有以下几点:

1、相比西方战士的膀大腰圆,解放军战士比较精实,所以不用装弹机持续搬炮弹这事,打起仗来真够呛,120mm穿甲弹可不是100mm穿甲弹;

2、当时我们的火控相比苏联有一定优势,但相比欧美还是劣势,所以我们也有提高射速增大命中率的需求;

3、采用装弹机,坦克可以设计的比较紧凑,这样对发动机的功率要求就没那么高;

4、采用西方技术重新打造的2A46,会带来大装药高炮口动能的优势,这样即便采用分装弹,穿甲性能提升也很大。

然后是发动机的问题。当时,我们已经有比较成熟的1200马力发动机,99比T-90、T-80UD重一些,50吨出头,可以认为1200马力驱动的99和1000马力驱动的T-90、T-80UD的动力水平是几乎相同的。

从装甲防护的角度看,任何主战坦克的侧面、后面都是无法免疫穿甲弹的,顶部也不能免疫攻顶的反坦克导弹,所以正面装甲是坦克设计的重点,根据维基的数据,99基本型的正面防护就达到了970mm,防护性能是没问题的。

99是一辆什么车呢?有很好的机动性,正面很难被击穿,对手面对本土化的2A46都够喝一壶的。

99从基本型、一期改进、二期改进一路进化到了99A,通过这型车,中国的坦克走完了如下历程:

1、1500马力柴油机和一体化动力包,世界先进水平;

2、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世界先进水平;

3、125mm滑膛炮,世界先进水平;

4、信息化系统,世界先进水平。

可以简单粗暴认为,99基本型相当于T-90A,99二期相当于T-90M,99A相当于M1A2和豹2A6。


祝总牛就牛在实事求是,背后是他对国防工业的状况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哪些技术是掌握了的,哪些技术是努努力就能掌握的,哪些技术是努努力也未必能掌握的,他很清楚。

比如坦克上燃机。八十年代末中国航发是个啥水平,你这个燃机从哪里来,要研制多久?

比如坦克上尾舱装弹机。这个东西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成熟的技术,你要搞多久才能搞出来?

99所规划的技术,一定是基于我们的能力能搞定的技术。

其实咱们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军工项目,高指标、放卫星的多了去了,真正搞成的不多,问题就在于对于自己的能力缺乏清晰的认识。

实践证明:务实地规划一个项目,基于这个项目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迭代,是非常好的科研路径。比如陆军的99,空军的歼-10。

对于军队来说,时间成本也很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