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督工就河北邯郸初中生杀人事件发表的个人评论文章《邯郸少年杀人 下限是汉谟拉比法典》?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32
阅读量:
36

马前卒不会别的了嘛?

但凡翻出去看看,就知道这世界上不存在成功的社会化抚养。

美国的Foster care system臭名昭著到小孩们宁愿去管教所都不愿意去寄养。Hood里的没爹的黑人宁愿被gangster养大,10岁开始贩毒,都不愿意去寄养。

而Foster care system里出来的狠人可是远比什么杨永信的学校里出来的狠得多。

但我其实可以理解马前卒。

马前卒的本质还是个享受了社会主义余晖的40岁中年人,他说的社会化抚养只存在于企业办社会的那个年代。同一个厂里的子弟住同一片小区,进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小学。只有一个super stable的社会才会有超级和谐的社会化抚养。他八成就是这么长大的,我也差不多。

但过去了的东西就是过去了,不会再回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再回去。


马前卒的粉丝也不用在这里跟我辩了,不如让我在这里做个调查如何。

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你愿意当幼教吗?

别在这里跟我说只要给的钱够多,就召得到足够的人。有这种想法的话就给出自己当幼教的价码,我们估算一下财政支出光是工资一年得多少。

不要当那种只要不是我出力,我就觉得你工资应该低的贱种。


我不删除任何评论,你的评论要是被知乎吞了,你可以私信我,我帮你发出来。

美国的那种寄宿制度和社会化抚养不能说是天差地别吧,也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不能指着一个破损的纸箱说【你看吧,铁箱子必然也不坚固】。

寄养制度的确不是他提的那种直接全面全部强制社会化抚养的制度。但寄养制度恰恰是他那个社会化抚养的“最基础”版本,恰恰对应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即寄养制度的实施恰恰就是为了在剥夺那些最不适合当父母的成年人的抚养权的同时,解决那些父母不负抚养责任的孩子的养育问题。如果哪天中国真的允许剥夺父母抚养权,这个寄养制度就是最基础的试点政策。连这个最小规模的最基础版本都是失败的,你很难说服我他那个制度可以成功。


我认为,成功的社会化抚养,其定义应该是:
【擅长教育的专门带孩子,只看能力,不看血缘,一个班十多个孩子,数名任课老师,还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营养师,任课老师即便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也要有入门级别的心理辅导能力、沟通建设能力。教育要有公共监督和可溯源的录像、痕迹技术(智能手环),政府拨款,从房产税里拿钱。不擅长教育的,生下孩子以后就去忙自己工作,平时有空自己玩,或陪和孩子玩都可以,但不要插手孩子的学习和引导。】
当然我也只是定义了一小部分,还有因材施教分班、延长教育年限、增加实践课和体育艺术课时、增加集体活动、大数据和AI跟踪分析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等,不再赘言。
显然美国的寄养制度与社会化抚养,不能说是天壤之别吧,也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有些朋友在回答里说【美国的寄养制度的恶劣影响显然证明了社会化抚养的失败】,相当于拿着纸箱子说铁箱子不够坚固一样荒唐。
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目前已经具备了社会化抚养的物质条件,只是还没完成思维的过渡,不敢下决心建立透明机制。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不育的前提下,社会化抚养将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的分配形式,给不了社会增长人口的动力,迟早要被淘汰。

美国人也不是sb,你想得到的美国人都想得到。

在美国,申请成为forster parents要通过各种评测,证明自己适合parenting。他们一对foster parents还不用带那么多人,平均6个都算多了。教也不用foster parents教,寄养的孩子上学上公立学校。公立学校里按要求应该配心理辅导员。老师们一般是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什么的至少没挂科。学校的拨款也正好来自于房产税。forster home还有对应的津贴跟food stamp,food stamp直接换对应的食品。social worker还要定期做家访。公立学校不仅有监控还有安检。至于学习,forster parents就算你求他,他都不一定管。家里则属于私人领域,装监控是要拍什么child porn吗。

所以foster care system几乎完美符合你对社会化抚养的定义。

唯一跟你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这个制度非常失败。

当然,你也可以觉得单纯就是老美菜,没能贯彻你所说的“任课老师也要有入门级别的心理辅导能力、沟通建设能力”等等。

反正我是不这么觉得。我觉得这玩意失败是因为养别人的孩子是against human nature的。

请记住,这个世界不是你觉得它应该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


对于所有觉得废除了户口、收了房产税就能解决教育公平的,我都建议看一看油管马前卒Johnny Harris跟WSJ合作的名篇。How Liberal Hypocrisy is Fuelling American Inequality。

youtube.com/results?

可以说房产税甚至是一个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税收政策。

真的,听听马前卒的,翻出去看看,学学英语。


1,如你所言,美国寄宿家庭在隐私权界定上给了家庭虐待的空间,属于严重漏洞,没有做到“透明监管、AI配合大数据跟踪”应有的覆盖,不符合社会化抚养,你却说“完美符合”。想要良好运行,一个机制透明公开是必须的,如果想教育孩子,必须要牺牲一定的隐私权,这应当被视为社会化抚养的义务,没有资格拿来讨价还价,也就没有资格去抚养孩子。
2,【学校的拨款来自房产税】,这里的财政拨款涵盖了所有教育方面吗?在我的定义中社会化抚养,要承担孩子的人格塑造、价值引导、进工厂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孩子分类的体育训练、艺术训练,这些美国绝大部分的小镇学校做到了吗?可能有一些优秀的私立学校、极少数样板公立学校做到了这一点。
3,在我定义的社会化抚养中,监护人这样的法律客体不再天然的赋予生物学父母,而是默认给专门负责心理建设价值引导的老师、营养锻炼老师等教职人员(当然也可以用别的称呼,比如引导员、健康员),以及无孔不入的AI监督跟踪(如果学生有恋情则不予直接干涉属于高密级隐私,只有足够高权限的人能够读取相关信息,而被家暴、性骚扰、性侵的信息则要提前判断,属于低密隐私,要做好预警,提前干预,及时向公安等机关发出求助),生物学的家长可以和孩子同住同吃,一起聊天游玩,但不能参与学生的心理建设和价值引导,如果非要参与,也必须要持有相关证件,并且要开放隐私信息提供监督,接受随机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否则将剥夺这些资格。显然美国寄宿家庭也不符合我的定义。

我能感觉到你多少有点理想主义。真想了解的话去看我说的那期节目,里面专门提到了房产税是如何造成不同小区间公立学校的差异的。世界真的不是你认为应该怎样就会怎样的。类似真空球形鸡的问题真的不值得讨论。你可以用一万种“细节上的失败”来解释结果的失败,只要你想,总能找得到的。无非就是另一个“心是好的,执行坏了”。


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可能违背人性,不论你出发点多么高尚。


你如果有了小孩你就会明白,小孩真的是一种很烦的生物。如果不是自己的,几乎没有人愿意跟他们多待。他们的烦人程度还会随着人数增加而指数增长。厌烦他人的小孩是刻在人类的基因里的,基因是自私的。人类不像狮子那样直接杀死与自己无血缘的幼崽已经算是几千年文明史的进步了。我从小在教师群体中长大,真心喜欢小孩的,我可以说一个都没有见过,顶多一个班里喜欢那么一两个真的可爱的吧。对于剩下的,能做到不厌烦,就已经算是尽职尽责了。这还只是负责教授知识,不负责起居生活的教师群体。


人类不是工业品,不是产品,不可以用对待product的态度来对待。你不觉得你自己描述的“社会化抚养”除了没有体罚跟杨永信没有太大区别吗?甚至杨永信那里家长来了还能把孩子接走,你描述的社会化抚养里面家长看孩子跟探监有多大区别呢?真的,你可以把你描述的这个社会化抚养转给几个中小学生看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可能你觉得你描绘的画面很美好,但我真的觉得挺恐怖的。

真的,你好好思考一下你描绘的这个“社会化抚养”。totalitarian state大概也不过如此而已。你这不是纯粹的单方面相信wathing you的big brother不会作恶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