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生活的?

发布时间:
2024-04-10 19:21
阅读量:
19

古人的生活质量,以当下普通人生活水平参照来看,真的很粗糙。

以明朝为例


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尽管明朝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但与现代生活相比,明朝人的生活在许多方面仍然显得相对粗糙。


一、居住条件

明朝时期,大多数百姓的居住条件相对简陋。城市中的平民往往居住在狭窄、拥挤的街道上,房屋结构简单,材料粗糙。农村地区的情况更为艰苦,很多农民只能居住在土坯房或草屋中,缺乏现代意义上的舒适和便利性。

明建官方建筑寺院


河北燕明民居遗存

二、饮食文化

明朝人的饮食相对单调,以五谷杂粮为主,肉食相对较少。虽然明朝的饮食文化中有许多美味的佳肴,但与现代丰富的食品种类和烹饪方式相比,其饮食水平仍然较低。此外,卫生条件有限,饮食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医疗保健

明朝时期的医疗保健水平相对落后。医学知识有限,医疗设施简陋,许多疾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与此相比,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疾病可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大叶性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肺结核,得了基本上就是个死。

妊娠围生期,围产期的死亡率自不必言


四、交通出行

明朝时期的交通条件相对不便。道路状况较差,交通工具简单,长途旅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完善的交通网络相比,明朝人的交通出行显得相对落后。


五、教育和文化

尽管明朝在文化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如小说、戏剧、绘画等,但普通百姓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有限,许多人无法接受教育,导致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与现代普及的教育和丰富的文化生活相比,明朝人的教育和文化生活水平显得相对粗糙。

娱乐基本上是说书人,及戏剧,识字的不多,说书人算是有文化的了。

衣着

明朝衣着材质

明朝时期的衣着材质主要来源于天然纤维,如丝绸、棉麻、羊毛等。其中,丝绸因其柔软光滑、色彩丰富的特性,成为皇室和贵族阶层的首选。棉麻则因其透气性和舒适性,在民间广为流行。羊毛则主要用于制作冬季的保暖衣物。此外,明朝时期的染色和织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使得服饰的色彩和图案更为丰富多样。

这是百姓的常衣,棉麻混织为主


士族阶层的衣服要长一些,泰州明服饰博物馆藏文物

棉类制品未普及使用,冬季御寒以动物皮毛为主,贫苦百姓的御寒是单衣一层层的叠加,也不存在羽绒服的,羽绒服是直到20世纪欧洲户外运动者先应于户外睡袋及衣物,直至20纪中叶才在工业文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在中国可能更晚些。

棉花的引进较早,大规模种植到明末才开始,普通人拥有一条大棉被的成本及高,还不如羊皮褥子易于获取,今天凡看到,明初历史剧百姓人家,冬日盖大棉被穿大棉袍皆是不具备历史常识的低级错误

居住

明朝又是小冰河期气候,冬天冷得要死。御寒条件及差北方冬季漫长,雪多,为了方便雪滑落房子起脊较高,(参见北欧的房子)密封性差,不保暖,所以以睡炕为主。

北欧民居


北方的火炕

《金瓶梅》中的孟玉楼的“拔步床”,产于南京,第一是南京富庶,第二是气候温暖,北方是较少用的,再回头言,“拔步床”能列为财产名目之内说明其经济价值极高,不是普通中产能拥有的。拔步床不同于架子床,拔步床是室内的一个木制小房间,架子床只是安了架子的一张床。这个可以放在古家具篇单独讨论。

拔步床,加上围帐就是房子中的房子


架子床,加上围帐是独立的小空间增加私密性并保暖

饮食

《明实录》中关于百姓饮食的记载:

“民间食饮,以谷为主,辅以菜蔬、鱼肉。乡野之间,每遇节庆,家禽野兽皆可为肴,而海产之物亦渐入百姓家。”

此记载表明,明朝时期百姓的饮食以谷物为主,同时辅以蔬菜、鱼肉等食品。在节庆时,家禽野兽及海产品也逐渐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佳肴

注意这只是官方记录。

我们从明朝大部分百姓收入来源参照看,收入较为单一以土地作物收入为主。

在养殖业并不发达的状况下,肉制品很难在三餐中普及。

明朝百姓的收入来源

  1. 农业收入: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明朝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农民通过耕种土地、种植作物、养殖家禽家畜等方式获取收入。
  2. 手工业收入:明朝手工业发展迅速,百姓通过从事手工业制作,如纺织、陶瓷、金属加工等,获得额外收入。
  3. 商业收入:明朝商业繁荣,许多百姓通过从事商业活动,如贸易、贩运、开店等,获取商业利润。
  4. 俸禄与赏赐:明朝政府设有官职体系,部分百姓通过科举等途径进入官场,获得俸禄和赏赐。

大部分人的收入只能来源于第一条。因为明朝抑商重农,农民人口的比重占了绝大多数约80%左右。

一、明朝农民人口比重概述

明朝时期,农民人口占据了国家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明朝的农业是其经济的支柱,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由于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的限制,我们很难获得明朝农民人口精确的比重数字。然而,从现有文献和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明朝农民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重是相当高的。

明朝时期,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农民人口得以稳定增长。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农民人口因此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文献参考

  1. 《明史》
    《明史》是记载明朝历史的官修史书,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明朝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明史》中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明朝农民人口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2. 《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是明朝时期的一部大型地理志书,详细记录了明朝的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等情况。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明朝农民人口分布的宝贵资料。
  3. 《明实录》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皇帝的实录,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明朝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始资料。通过分析《明实录》中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农民人口的发展状况。
  4. 地方志书
    明朝时期,各地还编纂了大量的地方志书,如《顺天府志》、《苏州府志》等。这些志书详细记载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包括农民人口的数量、分布等信息。通过对这些志书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朝农民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