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

发布时间:
2024-04-26 12:21
阅读量:
21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客体恒常性”,它是我们内心的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客体恒常性”中的“客体”,指的是我们作为“主体”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恒常性指的是我们与“客体”能够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constancy)关系。

拥有客体恒常性的人,有能力保留外在客体在心中映射出的稳定图像(Fraiberg, 1969),不会轻易因外在客体的变化而动摇对外在客体的认知和感情。因此,ta的内在客体是稳定的,这使得ta有能力在无常的世界中感到安全。

反之,缺乏客体恒常性的人没有能力在心里形成“形象足够稳定”的内在客体,或者即便形成了,也很容易崩塌。

这是因为,ta对外部客体的认知和感情,会由于现实中的分离(比如失联)或矛盾,发生改变甚至是完全地颠覆。因此,ta的内在客体是不稳定的,ta不会觉得自己安全,也无法感到安宁。

具体来讲,内在客体的稳定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不管是情绪上还是认知上的稳定,指向的都是一种“能够在变迁的世界,与外在客体维持稳定关系”的能力 (Burgner & Edgcumbe, 1972),而这个能力也是情绪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Akhtar, 1994)。

1.童年时期与抚养者完全不分离

2.经历了与抚养者的强制分离

3.成长过程中,抚养者给到的回应忽冷忽热

4.成年之后,体验到了痛苦的分离

自体心理学的建造者Heinz Kohut (1971)认为,人与外界客体互动最健康的状态是,能同时有独立和依附感。

而缺乏客体恒常性,会让人们既不能独立、也不能依附。

一方面,缺乏客体恒常性的人一旦与外在客体暂时失联就会不安,ta们需要不断从外部客体中获得即时的确认,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因此ta们往往难以真正地独立。

另一方面,缺乏客体恒常性的人由于无法保留内在客体,ta们对他人的评价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表现而动摇,对他人缺乏信任,所以ta们无法真正意义上享受长期稳定深入的联结感。

1. 认知上的改变

缺乏客体恒定性的人,在和外界的互动中产生负面情绪,可能马上对外界和自己定下负面的评价。

为了改变这种本能式的“过快下结论”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以更理性的良性思维模式替代。

Greenberger, Padesky & Beck (2015) 所著的《思维取代思绪》(Mind over Mood)中,提出了7步方法:

2.情绪上的改变

成人后新的关系可能会催生对于人际关系的新看法(Harms, 2011)。找一个能够信守承诺、情绪稳定的人,与其建立起长期的人际关系。

在这些长期关系中,人们也许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客体的惯性思维。

KY作者说:

客体恒常性是一种能够帮你看清世界的能力,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虽不是一成不变,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无常。

你害怕失去的,并不一定会轻易抛弃你;你渴望拥有的,确实有可能长久地属于你。

愿你我都能日渐成长为更为安宁的人。


References:

Ainsworth, M., & Bell, S. (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u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 41(1), 49.

Akhtar, S. (1994). Object constancy and adult psychopatholog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75, 441-455.

Alperin, R. (2001). Barriers to intimacy: An object relations perspective.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8(1), 137-156.

Calhoun, L., & Tedeschi, R. (2004). Author’s response: "The foundation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New consideration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93-102.

Fraiberg, S. (1969). Libidinal object constancy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4(1), 9-47.

Greenberger, D., Padesky, C., & Beck, A. (2015). Mind over Mood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Harms, L. (2011).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South Melbourne, V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hut, H. (1971).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hler, M. (1971). A Study of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6(1), 403-424.

Mahler, M., & Furer, M. (1969). On Human Symbiosi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Individuatio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Mahler, M.,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Winnicott, D. (1958). The capacity to be alon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416-420.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你的安全感来自于什么?

人的一生到底该追求什么?

接纳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