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中文互联网上突然出现大量关于夺取巴拉望岛的言论?
越来越多人反应过来了,相比东南亚乃至澳洲,北亚完全是一片烂地。 究其原因,当代中国人领土观的基本来自于团结史观,所以全是bug。 以谭其骧版地图为例,谭图大致有以下特点: 1.正值中苏交恶,所以西北往大了划,反正都是无人区,划到北冰洋都行; 2.为了国际观瞻,东南亚方向极端保守,明朝连安南都没有,更别说三宣六慰。 3.南方只要是当代中国领土的,历朝历代都尽量划进来,东南亚方向则不能过分。 4.采用西方标准,不区…
为什么《崩坏:星穹铁道》中只有布洛妮娅的名字不用中文发音读?
因为国游在建立版号制度后经历过一次外语文大灭绝,当时甚至AK47、GPS这种被《现代汉语词典》中“西文开头的词语”一栏认可的专有名词都没能幸免。 众所周知,布洛妮娅最早出于崩坏系列,并且属于崩三御三家之一,人气更高,所以Bronya的读音更加深入人心。虽然后来基本放开不再在这方面吹毛求疵,但在那次大灭绝后,国内的厂商非必要都不会用早期上海电影译制厂风格的人名直接用原语言念出来的形式了。而Bronya由于过于深入人心…
“阪”这个中文汉字,为什么能联系起的词语都和日本有关系?
“阪”是“坂”的异体字。本身用的就挺少的,一般都是用“坂”。 之所以在日本用的多,是因为西南战争的引发的文字狱。西南战争之后,明治政府认为“坂”字拆开是“士反”,寓意“士族造反”,不吉利,所以将日本国内一大批带“坂”的地名都改成了“阪”。比如osaka原名“大坂”,西南战争后改成了“大阪”。

那段触动你灵魂的书中文字是什么?
1. 且视他人之凝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病隙随笔》 2.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 3.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向着光亮那方》 4. 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 ——《山月不知心底事》 5. 总觉得忍一忍之后就会好起来。真笨,人家不就是觉得你会忍一忍才这样对你吗? ——《第七天》 6. 失恋的日…

比亚迪按键都是中文,为何 BYD 却是「build your dream」呢?
做文具的晨光,我一直以为他们的英文标志“MG”是“Morning Guang”的意思,中英结合,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国际,直到搜了搜百度。 百度告诉我:M&G是晨光文具的英文商标,是 英文单词 Morning Glory的首字母,寓意为早晨的光荣。红色“M”是中国红 ,代表晨光源于中国,不断从中国优秀文化中吸收养分;黑色“G”是国际黑,代表晨光将立足世界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