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你去了哪里,如果只用三句话,你会如何概括这段旅途?

发布时间:
2024-05-08 04:35
阅读量:
17

现在在回北京的高铁上,百无聊赖的写一下沈阳的游记吧。

游东北的第二站是沈阳,住的还是青年旅社,因为五一期间沈阳的酒店都太贵太贵了,贵到连青年旅社也要一百多一晚。第一次住这种地方,选了一个二人寝,一进房间就傻眼了,十平米不到的房间里塞了一张上下铺,而且还没有窗户,住起来感觉闷热且封闭。好在第二天就跟老板换了一间四人寝,虽然住的人多一点,但至少有窗户,空间也大一点。

晚上骑单车再也青年大街转悠,一路上就感觉沈阳和长春很不一样,沈阳发达太多,一路上高楼林立,摩天大楼也比长春多得多,城建也很友好,马路上都修了单车道,我记得长春是一点单车道都没修的,在路上骑车总是和小车在一起。

青年大街航拍了一会,从高空远眺沈阳城,天际线俨然一副大都市的模样,青年大街上有一条很长的夜市,人流涌动,熙熙攘攘。不过感觉全中国的夜市都差不多,无非就是烤肉串,臭豆腐,椰子蛋之类的食物,主要是感受一下熙攘的市井氛围。


第二天早上去沈阳故宫,刚开始骑共享单车,但发现景区附近没有停车点,遂折返回外面停车,路上人和车是真多,风也挺大,沙子灰尘啥的在空中飘扬,感觉比北京的扬尘天还要严重些,眼睛头发都进了不少沙尘。到故宫发现人流已经排到了门口的马路上,长长的队伍蜿蜒盘旋,瞬间没有了参观欲望,于是又在景区门口飞了一会无人机,拍到了沈阳故宫的全貌,一眼望去其实并不大,甚至感觉不如雍和宫大。


在门口徘徊半天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发现故宫旁边有一个东三省总督,人还不多,于是先进此地参观。虽然也是叫博物馆,但里面的实际展品不多,一楼主要介绍了这栋楼的历史,二楼则是一个沈阳城的照片展,尽管博物馆不大,但确实是一个躲避人潮的好地方,里面人一直不多,而外面去故宫参观的人是一波接一波的来。

参观到12点左右回到故宫,人流明显减少了,以至于不用排队就顺利进入故宫了。本以为可以畅游,但发现里面参观宫殿内部也要排队,我只能先在宫殿外部参观,沈阳故宫的形制很有意思,斗拱和柱子上居然用龙来装饰,脊兽也有龙的图案,这种装饰我在其他皇家建筑都未曾见过,拍着拍着从队伍的出口混进队伍内部,也是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崇政殿内部的龙椅,这倒是挺熟悉,似乎龙椅的形制在哪都差不多,不管是避暑山庄还是颐和园,或是北京故宫。接着便是一路参观,故宫的建筑有的翻的很新,有的却又比较老旧,我个人更喜欢老旧一点的建筑,更有历史的厚重感。我又一次被建筑的彩画所吸引,皇家建筑分的彩画细节真是奢华至极,几乎能看到的梁和椽,或是枋和檩上都画了彩画,我临时上网做了一些功课,温习了一遍彩画的不同种类形制(上一次了解是因为颐和园里的画廊)发现原来这里的大部分彩画形制与颐和园画廊里的不同,这里的彩画以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为主,而颐和园的画廊则以苏式彩画为主,我乐此不疲的拍摄,观看琢磨不同的彩画,发现沈阳故宫的彩画似乎有一些地方不和礼制,也有彩画混用的情况。后来了解到似乎是因为故宫在修缮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彩画被修复成了其他种类,以至于现在出现各个彩画都有的情况,至于哪个是最本初的彩画,我也无从知晓,网上说原始彩画似乎都在宫殿内部的房梁上,但一些宫殿内部已经加装了天花板,根本看不到房梁了。

来之前温习了一些科普,于是我便又观察各个宫殿房顶的不同,最普通的是硬山顶,一般都是没名分的房子,可能以前用作杂物房,而宫殿则以歇山顶和庑殿顶为主,从各房顶的不同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宫殿的规格与等级。此外沈阳故宫建筑的一些细节也特别有意思,各式各样的鸱尾,屋檐上的走兽,还有不同颜色的筒瓦,神态各样的垂兽,二龙戏珠式的脊刹,颇具园林风格的雀替……沈阳故宫可以窥探到满清的文化习惯的演变,从女真游牧到满族统一中华的变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