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原神》4.6版本“法图那”和“福波斯”这两个命运体系?对提瓦特的世界观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5-20 17:00
阅读量:
60

从4.0版本开始,制作组便开始在游戏中添加许多精神哲学概念,无论是枫丹最初的“芒荒”属性,还是水仙十字结社研究的四象限“记忆、愿望、灵魂、人格”,都在传统的西方哲学范畴内。而雷穆利亚人对精神的研究,直接告诉了我们提瓦特命运操作人类的方式,以及如何摆脱命运的操控,我自己用了好久才理解这些概念具体的溯源以及意义,论证的过程会比较复杂,这里我先给结论:

“命运”(黑玛门尼,法图那)通过操控四范畴(实体、征体、质体、联体)中,质体概念(「四质」:记忆、愿望、灵魂、人格)中的灵魂,从而操控人的命运。但是只要贯通实体与质体,彻底掌控自己的意志,便可以让自己的意志达到“普世音律”的境界,从而摆脱“命运”的掌控。

制作组为了“隐晦”的表达这个概念,花费了大量的心思,雷穆利亚中“音乐宇宙”概念的,源头,要从毕达哥拉斯主义(Pythagoreanism)的声闻家学派(英语:Akousmatikoi,希腊语:Ακουσματικοι)说起。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和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在研究音乐调和时,发现音调的和谐与弦的长度比例之间有着直接的数学关系,于是他便进一步将这种音乐的和谐关系推广到了宇宙的构建之中,提出了“音乐宇宙”(Musica Universalis)的概念,毕达哥拉斯认为,天体运行遵循特定的数学规律,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产生一种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实际存在的和谐音乐——即“天球的和声”。

为什么我会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切的源头?因为四大调律师之一的奥里略斯的理论,本质上是柏拉图(Plato)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所提出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的概念,而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影响,同时现实中的波爱修斯在其著作《音乐的纲要》(the fundamental of music)中的内容,也是有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影子。

先从波爱修斯《音乐的纲要》说起,这本书中的概念相当于原神里提瓦特大陆世界观目前的设定,书中提到的三种音乐类型是一个以音乐为主的宇宙观体系,每种音乐类型不仅代表了音乐的不同层次,象征着宇宙、自然和人类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普世音律(Musica Mundana),或称为“世界音乐”,是指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和谐与秩序的音乐。这一概念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的天体运动产生一种无法被人耳直接听见的音乐。普世音律涵盖了天体运动、季节变换、以及所有自然界中的规律和周期性现象,体现了提瓦特世界观下“命运”的本质和原始的秩序,是一切音乐和存在的根源。

凡灵音律(Musica Humana),或称为“人类音乐”,是指人类生活中所体现的音乐和和谐。这包括人的行为、情感、社会交往中的和谐与冲突,凡灵音律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它们受到普世音律的影响,并在人的生活和灵魂中产生共鸣,通过理解和实践凡灵音律,人们可以与更广阔的宇宙和谐相融,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平衡。

器质音律(Musica Instrumentalis)则是指通过乐器或人声直接制造的音乐。这是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音乐形式,涉及音乐创作、表演和听觉体验的实际操作,器质音律是将普世音律和凡灵音律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表达,是连接高层宇宙和人类日常经验的桥梁。

根据游戏内波爱修斯的理论,普世音律和法图纳( “命运”,黑玛门尼)之间的关联非常重要,法图纳包含普世音律,但普世音律并不完全等同于法图纳,这意味着普世音律是构成法图纳的一部分,但法图纳的概念更为广泛,涵盖了普世音律之外的其他元素或方面。

同时任何与法图纳规格相近的音律都可以被称为普世音律,这表明普世音律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其原始含义,即宇宙的基本和声,而是扩展到了与整个宇宙或世界等价的任何音律形式,普世音律代表的是宇宙的根本秩序

波爱修斯接下来的内容则是重点,用非常详细的话术和比喻来表达凡灵音律(Musica Humana)的概念及其与普世音律(Musica Mundana)的关系。凡灵音律是指凡人与诸神的音律,这表明无论是人类还是神灵,他们的存在和活动都体现了一种音乐的形式。

这种音乐不仅局限于人类,而是包括所有感知到的和非感知到的存在,凡灵音律的本质被描述为普世音律敲击灵魂质体时产生的和音,即这种音乐是由更基础的普世音律与灵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接下来则是波爱修斯用“竖琴的比喻”来形象化说明普世音律与凡灵音律的关系。每一个存在,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实体,都相当于竖琴上的一根琴弦,这些琴弦的共振不是来源于单个琴弦的振动,而是所有琴弦的相互作用和共鸣。当你拨动琴弦的末端时,中段也会随之振荡,发出声音。这说明即使没有直接作用于某个部分,其所连接的整体也会产生反应。

这个比喻用来说明凡灵音律和普世音律之间的互动:尽管我们的直接行动(比如凡人的日常行为)看似仅限于局部,但其实它影响着整个宇宙的和谐。在笔记的最后,波爱修斯则指出凡灵音律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取代普世音律,这意味着人类和神灵的活动(凡灵音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论神明还是人类有潜力直接影响甚至重塑宇宙的基本音乐(普世音律)。

在了解完基础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去了解“四范畴”和「四质」的概念了,当然“四范畴”中的征体和联体本质上跟后面要理解的内容没太大关系,这里简单说一下,“四范畴”的原型,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Four causes),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征体和联体不是重点,这两个概念出自柏拉图的“内在现实主义”,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普遍的形式,它可以是一种属性(征体,Property),也可以是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联体,Relation)。

接下来则是“实体”(Substance),这个概念的具体描述出自“形而上学(第七册)”中,他认为一个特定事物的实体是来自于形式质料两者的结合。形式和质料则出自“四因说”中的材料因和形式因,前者是变化或运动的物质原因,后者是变化或变动的正式原因,两种因的结合组成了一个事物的实体, “实体”的另一个称呼是“Ousia” ,正是芒荒元素中的“荒”。

最关键的则是“质体”(Quality),这个概念的原型是柏拉图的“形式” (Forms)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Formal Cause),想要从客观的角度解释“质体”的概念,则需要参考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通过其形式(理型)的概念为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质量提供了一种抽象但深刻的方式。这些形式是不可见的、完美的原型,决定了感官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在理解个体的“质体”时,可以将其视为个体试图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些理型的过程。

而所谓的「四质」,也就是记忆、愿望、灵魂与人格,核心重点在于灵魂,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存在于身体之外,并且在身体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且他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性、意志、欲望。根据雷穆利亚调律师们的研究,“命运”操控的正是灵魂,也就是“普世音律敲击灵魂质体的和音”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甚至说神来说,法图那都可以通过类似“IP锁定”的方式找到个体,并且精准定位“实体”和“质体”中的“质体”,最后找到“质体”中“灵魂”的部分,把其加入进“命运”的秩序框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是神明也有其本身的命之座,只要其灵魂被锁定,那自然会被归纳进命运的框架,换句话说,如今的提瓦特人天生就命运的秩序下,通过质体中的愿望巩固着秩序。

雷穆利亚的乐师和调律师对实体和质体的研究已经登峰造极,在知道了所谓“命运”这个程序的运作原理后,便可以想办法自己制造“秩序”,根据卡西奥多的说法,“乐章”(福波斯)的本质就是通过编写人的“记忆”和“人格”,让人的“灵魂”能够被植入“乐章”,并且实现自己的“愿望”,雷穆斯想要做的,本质上就是统合人的“质体”,从而可以匹敌天理制造的整体命运。

但是这个过程还需要一个道具,这个道具需要是一个特殊的“质体”,就像水仙十字系列任务一样,“水仙十字圣剑”就是一个特殊的“质体”,而对于“乐章”来说,编写用的墨是来自厄歌莉娅的原初之水,而编写用的笔则是出自西比尔,两者结合就诞生出了“乐章”这个质体

不过根据波爱修斯他们的研究,需要这个质体的原因是因为个体的“琴弦”过于脆弱,很难真正以个体的身份跟法图那抗衡,但是波爱修斯并没有见过降临者这种级别的存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毫无敬畏之心的说出:“我看不清你灵魂的成色”这句话,因为从本质来说,雷穆利亚人不相信降临者这种级别的人存在。

但其实理论上,抛开降临者这个设定以外,还有两种办法能抗衡法图那,一种是让自己让自身的凡灵音律足以抗衡普世音律,另一种则是让自身的凡灵音律不受普世音律控制。前者则是雷穆斯为雷穆利亚谋划的出路,可惜最终失败了,后者则是类似于波爱修斯描述的“贯通实体与质体,进而彻底控制自身的意志”,这种人目前在游戏中应该还不存在,这种人可能在极恶骑的高层,或者坎瑞亚王国历代的王可能是这个位格。

而波爱修斯在这次的支线中也是在尝试“贯通实体与质体”这个操作,如果波爱修斯真的能成功,统合雷穆利亚人,甚至说枫丹人的灵魂,那估计会成为超越周本Boss的存在,但是很遗憾被我们击败了,不过他留下了的这些研究和笔记还是有很多研究价值存在的,不排除后面还有更多的研究价值,当然那估计就是4.7以后的内容了。

以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