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当时要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
首先要清楚的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斯大林对世界局势的看法,基本是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做准备。
他在西线采取战术守势:对于雅尔塔体系的边界并不主动打破,而是放弃对德的战争赔偿,转而援助并武装东德,并拉拢南斯拉夫,希望建立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东德-南斯拉夫,第二道是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第三道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
在西线采取战术守势却是为了最后的战略进攻:斯大林把苏军主力部署在波捷匈的第二道防线,为得是能在美军驰援西欧前,闪电战一周拿下除英国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他在东线采取战术攻势:支持中朝越进行军事冒险,挑战既有的雅尔塔体系的边界。在中国成功了90%,亲美的KMT退守海岛;在朝鲜则是玩脱了,本来想朝鲜统一后能租借釜山,控制整个东北亚的海岸线,结果美军亲自上阵,直接切断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亚瑟港之间的海上通道,连陆上走廊中东铁路也在威胁下。最后只能要求中国出动。
而在东线采取战术攻势却是为了战略防守:让中朝越主动进攻吸引火力,以保护苏联的远东后背。为得是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时候,苏联的后背远东注定不能摆放太多兵力,必须扶持远东的傀儡国要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至少能保护苏联的远东后背在拿下欧洲大陆前的安全。
在战略防守的方向进行战术攻势;在战略进攻的方向进行战术防守。其实也很好理解,远东得失并不影响苏联核心利益,苏联的核心利益在东欧。欧洲按雅尔塔体系苏联已经分到了一半,如果发动进攻那就必须一击得胜,拿下整个欧洲,所以干脆就对峙防守;而雅尔塔体系在远东,苏联理论上分到最多也就到中国长城以北,让远东的仆从搞点军事冒险,成功了苏联能控制东亚大陆甚至整个亚洲的海岸线,失败了苏联也不会失去太多。
所以斯大林时期敲定的50个项目(最后确定47个)9个黑色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1个露天矿,9个矿井,13个机械制造厂,4个化工厂,一个汽车厂,11个电站和两个轻工企业。其中36个在东北,其余十几个多半也是在华北和西北,南方一个都没有。也就是斯大林的想法是,在苏军保护伞下的中国边境建立一些工厂,能维持中国的战争能力,支持中国军队守住远东的海岸线就可以了。
而赫鲁晓夫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赫鲁晓夫对世界局势的看法是,社会主义有优越性,能够在和平竞争中打败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和平演变(最早是社会主义国家对非社会主义搞和平演变的)挖资本主义的墙脚,让一些国家自愿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另外赫鲁晓夫是打败马林科夫上台的,地位并不十分稳固,因此急需阵营其他国家支持自己。所以赫氏对中国的援助直接翻了好几倍,变成了162个项目(比较为人所知的是156工程是因为最终落地完工的是156个,实际上协议是有162项的)
而且赫氏是主张和平竞争的,这样一来对外援助就不能单纯以军事工业、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方式了,而是需要提升被援助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由苏联计委为其安排在经互会体系下的分工,以期达到社会主义阵营的互帮互助和一起进步。
因此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不再局限于靠近苏联的三北地区,而是南至云南、西抵新疆、东到安徽江西,可以说除了东南沿海地区和青藏,中国每个省都有项目落地。
援助项目的类别也不再限于军事工业,而是包括农林牧,铁路,军工,钢铁,水泥,疫苗,采矿,煤炭石油,有色金属,肉联厂,茶厂,化工,机械,电子,纺织,糖厂,造纸,大桥,航空,水产,俄语学院,农垦,长波电台,军事,音乐油画芭蕾舞,电力,100座水库,中苏友谊医院,几乎涉及各个领域。
所以朝战换苏援的说法对了一半,朝战中国证明了自己能帮助苏联守住远东,换来斯大林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租卖;赫氏为了获得中国支持,践行苏美和平竞争,提高了援助的力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