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分享的成语典故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31
阅读量:
38

润屋润身,此一汉语成语出自早期儒家典籍《大学》一书之中,原文是: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成语“润屋润身”的思想灵魂,是要象“富润屋”那样拥有对“德润身”的亲切和快乐,体验“心广体胖”的乐趣,襟怀坦荡,无愧无悔。

“德润身”,要在“诚其意”,真心实意,一身正气。

“德润身”,贵在“慎其独”,矢志不渝,身无愧疚。

“德润身”,要在“毋自欺”,自尊自贵,身心坦荡。

人格:德润身,可心广体胖。

在人生的价值体验中,“德润身”,是修为工夫;“心广体胖”是要达致的人生境界。

在二者的关系上,一个人若能“德润身”,便可达致“心广体胖”的境界和心性体验。

在“心广体胖”中,既是心无愧怍,广大宽平,便可常保身心的舒泰、磊落。

润屋润身,既是道德观上的德行坚守,又是人生观上的尊贵自求。

自求尊贵者,不在于“富润屋”,而在于“德润身”。

达致“心广体胖”的人生体验,岂非是自尊自贵?

身以载德,有道德必有功名,岂能不受人敬重、尊贵?

“贵人者,非贵人也,自贵也。”(《说苑·敬慎》)

成语“德润身”的核心意旨,在于求诸己而先自贵,然后尊贵于世,保持人性的尊严。

在宋代儒家学者陆九渊看来:

“惟其君子……俯仰浩然,进退有裕。在己之贵,润身之富,辉光日新。”(《陆九渊集卷九·与杨守》)

人有“润身之富”,自体现为“辉光日新”的进德修业,而有“在己之贵”的人生自得。

人有“在己之贵”的自尊,养其浩然正气,自能“心广体胖”,而得以令闻广誉,受人敬重。

人格:德润身,要在诚其意。

在修身上,以德润身,非可三心二意,而必得一心一意,或者说是得要诚心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大学》)

在“德润身”上,若想诚心诚意,便要有如“好好色”(《大学》)一样的真心之好,真正乐此不疲而保持“自谦”。就如“恶恶臭”一样,恶其虚假而耻于凿伪。

一个人,若是诚有“恶恶臭”的羞耻心,便能恶其“德润身”之不为,而必其所为;诚有“好好色”的快乐心,就会乐其“德润身”的修为,至诚不已。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在人生修为上,“反身而诚”,内涵“诚其意”的价值意旨,意味着尊德乐义上不待勉强而无不乐。

在“德润身”的修为上,我们只有“诚其意”而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使之无有一刻间断,无有一丝懈怠,无有一毫凿伪,方能做到“沛然莫之能御”,尽心尽力。

人生修为上“德润身”的极致,便是身担道义而不渝,正义凛然而无愧,一身正气而无憾,不为人知而不悔。

人格:德润身,重在慎其独。

人生的以德润身,离不开心性的品德之修。

进德修身,不能二三其德,浅尝辄止,而必得“咸有一德”(《尚书·咸有一德》),善始善终。

人之身,既或有不能德润之忒,便要戒慎恐惧而“慎其独”,居敬而惟精惟一,笃行人生正道而不失。

在“德润身”上,人若能“慎其独”,便可独立而不迁改其润之工夫,恒毅而不怠慢其修之努力。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人生以道德修身,贵在自修自严,严格要求自己,确立敬慎而不怠的心性,以对自己负责的心态全心全意投入,不敢有一毫苟且、怠慢。

身担道义,需要有慎独工夫的精审、严谨,时刻警觉而不失,就如同害怕被人们所严密监视一样;时刻戒慎而不忒,就若是担心为人们所严格指摘一样。

“诚于中,形于外。”(《大学》)

人身之修,只有惟精惟一于“德润身”,方能表现于外,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无非道德之宜。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

人生慎独而深造自得,则道德根于心,“诚于中”,自能显现为外在的德容、礼行,自能应事接物左右逢源。

一个人藉由慎独的工夫,达致心中意诚,便会必不贰于“德润身”的修为,而乐此不疲,欲罢不能,一以贯之。

人格:德润身,贵在毋自欺。

人生的“德润身”,既是自尊自贵之为,又是深造自得之求,则必是求诸身而为你和我的自为自修之事。

自己的事,须由自己真心去做,一心一意,循序渐进,而不能有急功近利而捷巧、侥幸的心理。

心不自欺,则诚心于善,必能勿以善小而不为;诚恶其恶,必能勿以恶小而为之。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心不自欺而诚意,自能见人有善惟恐不能自得于身,彰显恳切热切的心态;见人有不善唯恐有之于身,出现敬畏警惕的心性。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大学》)

人一旦有了“为不善”的侥幸心理,就会在“德润身”的修为上自欺欺人。

自欺,则必犯掩耳盗铃之错,惟恐善不能誉身,不善之恶加诸己身,而躲闪不及。

欺人,则必有欲盖弥彰之过,惟恐善不为人所见,不善之恶见光露馅,自招其患。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自身所做的事,人们都会像见到自己的肺肝一样,看得十分清楚,而刻意掩盖隐瞒又有什么意义?

人的一生,惟有在“德润身”上“毋自欺”,方能诚身安身,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做个真君子。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成语文化沙龙,旨在透过其表面涵义,而挖掘其内在精髓,以回归其本来精神和灵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