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为什么会输得很惨?

发布时间:
2024-09-05 21:45
阅读量:
101

客观地说,淞沪会战中,国军牺牲的壮烈程度,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没有前例!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终于硬气了一把。比起日后武汉会战,它是国军整个抗战时期少有的、主动发起的会战。

淞沪会战前,中日之间的几次交手,国民党军队几乎都是防守,甚至一触即溃,但淞沪会战刚一打响,战场上的日本人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同:中国军队从一开始就展开了狂攻,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决不后退!

此役中国军队伤亡三十余万,团以下军官半数殉国。在战争夺最为激烈时,一个连上去十分钟就全部阵亡,一个师扔进去几小时就没了。

淞沪战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一般,国军填进去就烧没了。

蒋介石的中央军精锐损失惨重,班、排、连、团的基层骨干损失大半。关键是这些人都是打了很多年仗的职业军官。

中央军的巨大牺牲,令蒋介石很心痛,但也很欣慰。因为他独揽军政大权的十年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出如山。调令所到之处,原本习惯于为一己私利而各自打小算盘的军阀们——粤军、桂军、湘军、川军、滇军、被改编的东北军,居然不讲条件,不提困难,不远万水千山,杀向了淞沪战场。

如川军杨森的二十军,徒步、乘船、坐车,花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在10月初赶到上海,没有休整就直接投入战斗中。就这么一支穿着草鞋,装备低劣,身无长物,又刚刚经过长途跋涉的羸弱之师,竟然以伤亡七千人的代价与日寇激战了七昼夜。

可以说,这一次国民政府投入了一切能够投入的精锐部队,目的就是力争趁鬼子立足未稳予敌以重创。

陆军有张治中麾下的黄埔系中央军——刚刚整训完毕的四个德械师、教导总队,陈诚的土木系中央军——十八军,刚从陕北撤下来的胡宗南黄埔系第一军,以及税警总团等。

看看这一大串将星的名字(排名不分先后):张治中、陈诚、宋希濂、夏楚中、罗卓英、黄维、胡琏、薛岳、王耀武、孙立人、俞济时、王敬久、孙元良、胡宗南、杜聿明、张灵甫……

刚组建的中国空军也冒险出动,不光轰炸日军地面目标,世界一流的王牌飞行员高志航、刘粹刚还多次与强势的日本空军进行空中格斗,取得了难得的胜绩,掩护了地面部队。

甚至连在日本航母舰队面前实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海军也全部出动。

按照当时蒋介石的想法,反正国家就这么一点家底,全用上了。

但是尽管无数国军闻义赴难,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即便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但现实情况是,国军在经过头两个月的狂攻之后,不仅被迫由攻转守,且渐渐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

战局危急!

拼到10月底,由攻转守的中国军队已经几无还手之力。

为避免全军覆没,国民政府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为掩护大军撤退,必须留下一支部队牵制日军。这个任务最后交到了孙元良麾下八十八师五二四团手里。

说是一个团,其实它的建制已经被打残了,只剩下一个营。原团长已经阵亡,接受断后命令的是刚刚由副团长晋升为团长的谢晋元。

谢晋元,黄埔四期生,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有死无生的任务,率领麾下仅有的四百余官兵在闸北四行仓库布防。

四行仓库与英美租界只相隔一条苏州河,因此这场防御战将进一步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中国军队在整个上海就此一支孤军。当时谢晋元接受采访时,为了虚张声势便说了句“我们有八百人”,从此“八百壮士”威名远播。谢晋元和他的部下们抱定殉国的决心,即便只剩下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这一周旋就是四天四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同情!

四行保卫战士兵绑手榴弹跳楼与敌同归于尽

四天后,谢晋元接到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撤到租界。

主力这边撤退得并不顺利。大军在撤出上海时不够果断,舍不得退出战斗。就这么一磨蹭,让瞬间的迟疑变成了永久的遗憾,日军指挥官趁机使出了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战术——迂回包抄:一部正面强攻,一部从侧翼包抄,两面夹攻。日军增援部队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突然登陆,从侧翼迂回包抄了国军的后路。国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

11月初,蒋介石被迫下令全线撤退。淞沪会战就此以中国军队的失利而告终。

为什么会失败?

一起来看看日军当时的对手对其的直接评价吧。

英国人给日军的评价: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李宗仁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

后来林彪与日军交手后,对日军的评价是: “可以这样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从不曾碰到过这么强的敌人……我这里说的强,是他们步兵也很有战斗力,就算打败负伤了,他们也不肯缴枪投降的,战场上只能见到敌人的尸体,却捉不着活的。”

也就是说当时日军的单兵素质非常高。别看倭寇矮小,虽然“二战”时的日本兵平均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六,但倭寇的营养跟得上,身体壮实,受过严苛正规的射击、拼刺训练,所以日军有一流的战斗技巧——枪法精准、擅长刺刀格斗。

倭寇的文化素质也不错,当时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近百分之百,所以日军有很高的战术素养——完美执行命令的能力。

与营养良好,普遍接受过初等教育的日军相比,国军不仅营养不良(吃不饱),体力和耐力差,而且九成以上士兵是文盲,曾亲历战争的历史学家黄仁宇用“状似白痴”来形容其文盲程度。

所以不论是对技术装备的掌握和运用还是对战术的理解和配合,中日两国的士兵均不可能在一条水平线上。

由于国军普通士兵的战斗力不佳,因此相对文化素质较高的中下级军官才是国军战斗力的核心。在一线战斗中,战斗力主要依赖于中下级军官的临阵指挥和牺牲精神(换而言之,评价当时国军是否为精锐之师的标准,主要就是中下级军官的教育背景和实战经验)。

日军虽是在战役开始后才进行兵力调动,却很快在上海完成了陆海空三军高达三十万人的部队集结。要知道这些部队分别来自中国东北、华北、台湾,朝鲜甚至日本本土。

与日军超强的战斗动员能力相比,国军的运兵能力就差的太远了。

中国铁路、公路包括航道的运输能力都太小,兵力根本无法一次性地调上来。在这种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部队甚至是同一支部队都被迫拆分,有的坐车,有的步行,迫不得已形成了兵家所忌的“添油战术”——军队只能是梯次投入战斗,编制混乱,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战,兵力和火力不能集中使用。

别看战后国民政府号称有七十万军队投入了淞沪会战,但真正有效投入的军队远未达到七十万。所以完全可以认为,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并未处于下风(日军投入了约9个师团,22万人)。

日方不仅兵力不吃亏,还可以依靠其优势空军以及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舰载大炮,支援其陆战部队的作战。

中国军队被迫在日军的空中优势火力和重型武器压迫下与敌对抗。日本空军的轰炸机以及海军的舰炮毫无顾忌地向中国军队阵地成吨成吨地倾泻着钢铁和炸药。

精英尽出的中央军在头两个月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而之后补充上来的大都是各地军阀的杂牌部队,战斗力大减,这一进一出,形势逆转,国军再也无力压制日军。

说一千道一万,具体到这场战役,原因只有两个字——国力,绝对的力量是一切的基础。

抗战发生时,我们是以一个近代农业国家拼死抵抗一个近代工业国家。

中日差距到底有多大呢?缺乏数据的比较太空泛,只有数据的比较太乏味,所以这里不提技术,不提日本处于世界顶级水准的航母舰队和零式战斗机,不提日军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坦克和大炮,只看最基础的军需物资——钢的产量。

1937年,国民政府掌握的钢产量不到十万吨,日本超过二百万吨(德国和苏联约一千万吨,美国则超过了两千万吨)这就是差距。

我们的大部分武器都是进口的,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更别提如飞机、坦克此类的高端武器,基本是打一架(辆)少一架(辆),根本无从补充。枪、弹的生产能力也有限,无法满足战场消耗。

而日本则拥有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所有武器均可以自行制造,且产量充足。

因此这样的两支军队交手,除了以惨烈的牺牲换取胜利一途,再无其他的路可走!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此役在中国军队伤亡三十余万,团以下军官半数殉国情况下,迫使强大的、团结的、凶悍的、野蛮的、世界一流的日军付出近九万精锐伤亡的惨痛代价!

此役中国跟敌人耗掉了三个月的时间,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解决中国”的计划,为从上海等地内迁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坚持长期抗战争取了时间!

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蹂躏与侮辱,我们誓死抗争,我们矢志不渝,我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全国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壮丽悲歌,这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当时的中华民族赢得了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时间!

参考资料:《历史深处的民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