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生活感觉如何?

发布时间:
2024-11-03 20:36
阅读量:
15

说句实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无权无势的美国普通人,也就是绝大部分美国人,其实是过得挺好的。

在去美国之前,我从没觉得这个国家能让我提起半点兴趣!悠久历史?没有。深厚人文?也没有。

别说带回去送人了,连一件像样的“特产”都找不到——总之,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值得花时间的地方。

等到真的踏上美国的土地,我才发现,我这眼镜戴得还真有点“近视”,这个国家有点意思,也真够奇葩!

高楼、街区和“隐形分隔”

初到纽约,果然不出所料,曼哈顿还是那副高楼林立的派头,一派都市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纽约吗?

我还没从高楼的阴影里缓过神儿来,转眼一脚踏入皇后区,那画风就明显变了!

破旧的住宅楼里住的都是靠一座露天小车站出行的居民,按我的朋友说法,居民没事儿根本不往曼哈顿跑。你去的地方能不能碰上其他人?不能!

不同区域的圈子基本就像是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不打破基本上是不会混的。你甚至很难在新闻里听到什么“摊贩不小心划伤豪车”之类的社会新闻——大家就按地盘分配好了,井水不犯河水,分隔到位。

这种“分隔”没明说,但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些关于社会分层的纪录片。

我看过一个BBC拍的英国孩子成长纪录片,十几年下来发现:贫穷家庭的孩子,长大了依旧穷,富裕的孩子呢,一路稳如泰山。

当有人拿国内高考制度“拼爹”说事儿时,我真想把这片子甩给他们看看。虽说我们这边也有资源不均的问题,但起码考上一场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像欧美国家那般铁板一块。这么一比,我还是觉得,咱中国挺好!

讲到分层,不得不提美国的人口组成复杂,各族群似乎都有点“保守”——参加朋友的婚礼,眼睛一扫,几乎全是白人,极少数华裔、印度裔来凑了热闹,黑人的身影竟是一个也没有。

美国虽说是移民国家,但移来移去,圈子还是圈子。

初来乍到,我忍不住和路边的一位美国大爷攀谈,问他:“美国不是言论自由吗?可以随便聊什么?”

大爷一听点点头说:“只要不谈种族和宗教,随便说。”我追问:“随便说?啥都可以?”大爷再点头,答道:“啥都行。”

我试探着问他对拜登的看法,他居然一本正经地说:“拜登啊,不喜欢,像个傻子。”

这话说得我尴尬一笑,再也不敢往下问——生怕这位大爷甩出更惊人的“大实话”。

郊区房租

到硅谷附近的时候,我和朋友租了一间位于西帕洛阿尔托的套间,地段不错,房租900美元。还算合理,问题是合住的房东是个老美。

这一路下来,让我实实在在体验了什么叫“入乡随俗”。白人房东身上的味道,刚到家时一度让我觉得空气变得凝固,过半小时才能勉强适应。

更惊讶的是,这边人晚上睡觉前压根不洗澡!无论白天干了什么,流了多少汗,到了晚上统统倒头就睡,早上起床再洗,我简直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比体味更难接受的,是房东的洗衣机使用“原则”:啥都往里塞!有次小时工把浴室的脚垫放进去,紧接着房东竟然把自己的内衣也丢了进去!我只能默默接受,自己的贴身衣物还是靠手洗。

所幸房子在美国算不错的社区,配有院子、车库、草坪。老美讲规矩,住着还算省心,最起码不至于遇上“老墨”房东各种乱七八糟的纠纷。

郊区有郊区的好处,风景好,人也少,安静不吵,就是买东西不方便。!活用品少了哪怕一瓶酱油,也得开车老远才能买到,和国内便利店里应有尽有的日子没法比。

或许是这种不方便,让美国人养成了一种囤货的习惯——每周跑一次超市,一次性买够一周的日用品,一趟解决,谁也不想多跑一趟。

大城市的“反差萌”

再说说这位“世界大都会”——纽约。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确实有它独特的“反差萌”!

为了省钱,我定了泽西市的公寓,泽西虽说不在纽约州,但和曼哈顿隔着一条哈德逊河,往窗外一瞧就能看到曼哈顿的夜景,还是很有氛围的。

有次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泽西的老先生,听说他每天通勤四十分钟到曼哈顿。聊起房租,他告诉我:泽西市靠近地铁的一居室公寓,月租5000美元左右,而曼哈顿中城的同款公寓租金则在5500美元上下。

住在泽西的一个朋友倒是挺淡定,总感慨:“纽约住不起,税后收入没过万,还想住这儿?”这话说得我直点头,房租5000美元,确实不是“月光族”能承担的。

朋友早就跟我打了预防针:“纽约是你隔阂最小的城市。

”我当时还没多想,以为这句话是在夸纽约包容,毕竟是世界著名大都市。

结果,真到了这里,我才发现潜台词是——纽约就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杂烩”,什么样的糟心都有。

站在曼哈顿街头,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霓虹闪烁的世界中心”,而是陈旧的公寓、街头的杂货店,甚至还挺像国内的三线城市。

这边的小商店每家门口都堆着打包好的垃圾袋,街道边上还时不时冒出一堆食品摊位:从巴西烤肉到中国烤鸭,各种风味随你挑,甚至让人恍惚是不是穿越了。

摊主们操着各种口音,拼命推销自家美食,而顾客们也乐得省事,边走边吃,毫不讲究“仪式感”。

从外表看,这些摊车着实寒酸,但仔细一瞧,每辆车上都贴有政府发的营业执照,合法经营。

说到吃饭,别看这些小摊车热闹,美国人对午餐的态度真是敷衍。一个三明治、一盒沙拉打发肚子毫不含糊——像是完成任务。

但一到周末,这些人却变了样,非得约上朋友,睡个懒觉,再去找家早午餐餐厅悠哉悠哉地吃上两三个小时。

在美国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发现,在华人圈里,大家通常去华人超市买东西,一整个架子都是中国调味料——看得人倍儿亲切。

原来,美国人根本不热衷这些“烹饪的乐趣”,该怎么快怎么来。

漫步华尔街:

来到了曼哈顿,华尔街当然不能不去!这条“金融大动脉”就像一个炫耀资本的角斗场,摩根、洛克菲勒、杜邦这样的大家族旗帜,金融、保险、航运、铁路公司云集。

白天人潮涌动,可大楼高得阳光根本照不进来,一走进去,立马能感到阵阵凉意,连夏天的热度也被隔绝在外。

以前我看美国电影时,常看到那些大老板把办公室设在顶楼——现在我理解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区域,想要在阳光下办公,只有不断“向上攀登”,才能真正见到阳光。

这条街几乎成了“只有最顶端才配拥有阳光”的象征,资本主义的意味十足。

纽约人的“阶层标杆”

如果说华尔街是财富的象征,那么上东区则是纽约“精英生活”的缩影!围绕着中央公园形成的上东区,是纽约最富裕的住宅区。

街道无一不干净整洁,豪宅一幢接一幢,行人举止优雅,带着贵族范儿。

白天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戴着墨镜溜狗或晨跑的住户,仿佛生活本应如此闲适。住在这里的纽约人非富即贵,听说买房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住在这里意味着你要背负着昂贵的日常开销。

社交、私立学校学费、孩子的俱乐部——样样都不便宜。虽然能够在这里安个家是很多纽约人的梦想,但在这儿生活却需要经济上的持续“供血”。

一场大国的真实之旅

美国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东西部之间差异极大。我待了半年,光纽约就走了好几天——每天大都市的快节奏都让我有点喘不过气。

这里上班族的效率可不是盖的,早上随便来杯咖啡,配上早餐,穿过人群,大家一头钻进地铁,地铁里清一色戴着耳机,埋头刷手机,一点不比北京地铁上的年轻人低调。

纽约的街道熙熙攘攘,大家都步履匆匆。每天早上高峰期,曼哈顿成了巨大的“人流隧道”,如果没喝上一杯咖啡,大概很难“战斗”一整天。

初到芝加哥,原本还带着点“东部人严谨冷漠”的刻板印象。结果没走几步,这印象就像窗外的风一般被吹散了!

芝加哥人实在太外向了,甚至到了“奔放”的地步——哪怕你只是站在路边伸个懒腰,就会有人热情地夸你“舞跳得不错!”

在芝加哥街头,随便一个对视,都能得到一个“hello”,然后彼此礼貌地继续各走各的。

这种友好在东部可不常见,要搁那儿大概会被误会成“图谋不轨”。

要说“放飞自我”,芝加哥不过是小试牛刀。继续往西走,来到了西雅图,这座城市让我开了眼界,头回见到大街上有人把奇装异服当日常穿着,艺术家和流浪汉也分不清,甚至有时候连男女都成谜!

地铁里更是“神仙云集”,不少人眼神飘忽,口齿不清,周围人对这些“怪人”见怪不怪,甚至有人还会停下来聊两句。

就在这里,我体会到美国的“包容”原来真不是说着玩的——只要不是光着身子在街上跑,基本没人会觉得你不正常。

纽约的“世界十字路口”

说到纽约的繁华,怎能少了时代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绝对是人潮涌动的代表。

广告牌无处不在,光影交错下,广场几乎变成了一个“霓虹隧道”。以前这里叫朗埃克广场,后来《纽约时报》把总部搬到了这里,才改名为时代广场。

如今,这里挤满了商场、剧院、娱乐中心,各家店铺为了吸引目光都加大广告投入,所有人都不遗余力地抢占视线焦点。

根据纽约市规划法规,这里还是全城唯一一个必须挂“亮眼广告牌”的区域,走在广场上,几乎被广告牌的光亮照成“白昼”。

说实话,刨去表面的“光环”后,时代广场的真实感受其实是“劣质纪念品”扎堆。那些看似唬人的大牌广告,包裹的是一个个门脸陈旧的小商店,里面卖的旅行纪念品有的甚至有点次。这个喧闹的广场背后,其实就像纽约其他老旧街区一样,真实却朴素。

西雅图的奇异葬礼:

最近几年,美国开始流行一种叫“环保葬”的新潮葬礼方式,学名是“天然有机回归葬礼”,俗称“人体堆肥”。

环保葬目前在美国只有少数几个州合法,流程倒是有条有理。逝者的家属把遗体送到“绿色殡仪馆”,工作人员会用木屑、紫花苜蓿、稻草等天然材料将遗体包裹,放到特制容器里加速分解。

大约30天后,遗体会化成一堆“有机土壤”,家属可以选择带回去,种花种菜,甚至还可以捐给森林保护区,为大自然做贡献。

环保专家倒是对这个“人体堆肥”葬礼极力称赞,说这是一种环保又实用的方式。和传统的棺材埋葬相比,环保葬既不浪费土地,也不消耗棺材、防腐剂等材料,火葬要消耗化石燃料,环保葬反而能为地球减轻负担。

美国的“低收入”与“高福利”:

在美国,一个年薪3.4万美元的家庭就被划分为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福利补贴却不少!

育儿津贴、住房补贴、粮食券、失业救济金,一应俱全。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政府补贴就源源不断,所以不少低收入家庭倒也悠闲自在。

相对而言,作为中产阶级的日子却没那么“美滋滋”。因为既拿不到福利,还要缴纳高额税款,生活成本上升,却得不到任何补助,成了美国社会“痛苦的群体”。

美国价倒是和我们想象的有些出入。比如汽油一加仑3美元,全新的丰田车两万美元就能买下,衣服也不贵,随便一件国内几百元的运动服,在美国也不过几十美元。

日常食品更是便宜得让人咂舌,牛肉5美元一磅,牛奶甚至比水还便宜。看来,美国的高收入人群在承担税负和开支方面压力不小,但基础生活物资确实“实惠到家”。

再比如美国的交通成本。纽约的地铁票贵得离谱,一趟单程票就要3美元,而其他城市的地铁票价通常在1.75到2.25美元之间。

不过,相比二手车市场的便宜,这点地铁费似乎不值一提。美国的二手车市场非常发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两到三辆代步车,国内动辄五六十万的车在这儿只需两三万美金就能买到,简直是“白菜价”。

美国的全球吸虹效应

说到教育和科技,美国的确是站在世界顶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中,美国就占了八所,比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这些名校更是被全世界瞩目。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中,半数以上是美国人。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加上科技成果,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几乎“全盘通吃”——从互联网到航空航天、从医药到人工智能,美国在各个领域都拥有领先地位。

这种科技成就也得益于美国的“吸虹效应”。顶尖实验室、丰厚的薪资、广阔的科研平台,这些都吸引了全球的科技人才流向美国。再加上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的科技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高科技产业链中,美国企业几乎垄断了大半壁江山。像互联网产业,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公司几乎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在半导体产业中,全球前十的半导体公司有六家是美国企业。这些公司占据技术高地,还通过资本、技术输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牢固的产业链。

即便是在国内互联网平台和云服务器应用上,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至于半导体芯片这种精密制造领域,美国的技术优势也让其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美国在科技产业上的垄断式领先,成就了这个国家的全球经济地位。而且就目前来看,这种优势还没有“退步”迹象。

说到最后

对我来说,美国就是一个丰富、包容、矛盾的国度。繁华与市井、浪漫与务实、开放与竞争并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