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东西很贵,爸妈买不起,不是不想给你买」?
先说几个坑,别踩。
一是哭穷——引起低自尊;
二是诋毁商品不咋地——否定孩子眼光;
三是道德绑架孩子不懂事——引起孩子自我怀疑、讨好;
实话实说。你哪里不是不想?就是不想啊。
你觉得贵,所以你不想买啊。
“买不起”只是个借口。“觉得太贵不值”才是真实想法。
你“觉得不值”,孩子“觉得值”。才会出现你“不想买”,孩子“想买”。
所以,值不值,是你们需要探讨的。
而这个话题的出现,是一个绝佳的财商教育机会!
手把手带着孩子,分以下几方面看:
一、有多喜欢?
跟成年人谈恋爱一样,有的异性,你一见他就啥标准都忘脑后了,恋爱脑一上头,连思考都来不及了。
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面对喜欢的事儿,更是容易上头。
如果孩子对这个东西念念不忘,你强行斩断,哪怕你整一堆词儿,只要不是真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那就是虚伪的说教,以达到你“不想买”的目的。
所以,你得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从上头,转变为理性思考。
因此,第一步,问孩子:
“宝贝,你是特别喜欢这个吗?”
孩子肯定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
“可以告诉妈妈,你都喜欢他什么地方吗?妈妈觉得宝贝看中的东西,肯定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这时候,孩子会开始列举,这个玩具哪里好,哪里妙,哪里呱呱叫。
恭喜你,孩子开始进入“有多喜欢”的思考了。
他会为了告诉你这个东西有多好,而认真组织语言。
这一步,从通用能力上,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财商教育上,引导了孩子在购买物品之前,理性思考。
而当孩子思考优点的时候,一些产品缺点可能也会瞬时暴露。
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说着说着演示起来,弄了两下,觉得也没想象中那么好。主动说,还是不要了。
但无论那种情况,从“上头”到“思考”这一步,完成。
二、有多持久?
持久,说白了就是这东西能用多久。
一个东西,鼓捣两下子就不玩了。那这就实在没必要花高价来买。
但如果一个东西,鼓捣好长时间都不够。甚至每天抱着睡觉,孩子看着就高兴。那买个略贵的也可以接受。
从财商教育角度,让孩子明白物品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
「对你而言」的持久性。
这种持久性包括了:可玩性,产品质量,个人喜好……
比如我儿子,很喜欢动手操作的东西。变形金刚、乐高、做实验……这类东西就是他的心头爱。
每次买回来,都会鼓捣好长时间。虽然有时玩一段时间,会“移情别恋”玩别的。但过段时间,又会玩回来。
可即便如此,每次他有相中的新的操作类玩具,我还是会请他看看这个玩具的可玩性,产品质量,以及预测一下自己会玩多久。
如果他经过考虑,觉得这玩具持久性可以,而且很想买,我就会把这玩具纳入到后续的购买清单里。
你可能要问:购买清单?还不直接买吗?
是的。先纳入购买清单,因为,我还要带孩子体验,父母购买物品的真实过程。
三、有没有更优惠的价格?
当有喜欢的东西想买,无论在实体店看到的,还是在网上看到的。我都会引导孩子看看价格。
10元,50元,100元,几百元,上千元,都让孩子亲自看看。
时间长了,孩子对各类物品的价值,就会有个大致了解。
比如:
小零食,一包基本10元档位上下;
冰棍,除了雪糕刺客,基本都是几块钱;
乐高或变形金刚,小型的或普通品牌的几十块,大型的或名牌的几百块;
饭店吃饭比在家吃饭贵,人均几十、一百、甚至几百都有可能;
各种孩子选的兴趣班,线下比线上贵,一节课一两百很普遍……
有了日常对价格的积累,对于这东西贵不贵,孩子自己心里会有个估值。
如果突然有一个商品,在估值区间里偏高,比如一个变形金刚500块。孩子自己就知道,这价格贵了。这时一起讨论价格贵,就顺理成章。
为了解决“贵”这个问题,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价格对比。
现在网购发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价软件、系统,看历史价格。
还有一些类似“什么值得买”的比价网站。里面可以直观呈现,这个产品“值不值”。
通过看商品的历史价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这商品处于一个什么区间。
如果在实体店,也可以搜索到网上的价格,让孩子看到差价。
此外,如果家里有网购过类似的,这个商品和家里同类商品的价格差价,也可以找出网上购买记录给孩子看。
这样一来,「你认为“贵”」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打折、做活动、线上线下差价,同类商品差价等方式「被孩子“看到”」。
而且,这是客观事实,并没有夹杂父母的“想法”(比如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父母“觉得”孩子总是乱花钱等等)。因此,也不会引发冲突。
四、是否愿意为攒钱等待?
当“贵”的客观事实被看到,就可以顺利引出下一个话题“等待”。
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鼓励和肯定时,需要及时反馈(不一定是物质反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拥抱也算数)。
当孩子要一个并不急需、客观上可买可不买的商品的时候,而此刻价格又偏高。
如果父母轻飘飘一句:贵,买不起。
孩子只会觉得父母假。
孩子也会长大,他以后也会挣工资。
他会知道,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东西,都不至于贵到买不起。
客观事实是:能买,只是买了这个,别的吃喝用度就会受影响。
这时候,告诉孩子一个知识点:我们每个月赚到的钱,应该分成几份?
1.家庭日常开销;2.给自己的消费;3.给家人朋友的消费;4.存银行;5.钱生钱(投资理财)。
这件事,从小就可以告诉孩子。
家庭日常开销:指的就是咱们吃穿用度,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
给自己的消费:指的就是给自己买些自己喜欢的。很多人赚钱之后就知道攒着,一点不享受。那么赚钱的意义不就成了看一串数字蹭蹭增长?生活里,总要奖励给自己点糖吃。
给家人朋友的消费:指的就是心里揣着重要的人,让亲情爱情友情都感受到温暖。虽然钱不是全部,但懂得花钱,懂得观察别人需求,花钱花到别人心坎上,也是让感情升温重要的一部分。
存银行:指的就是低风险的存款,给自己一块稳定保障。
钱生钱:指的就是学会用投资理财的方法,获得复利。把资产做一些整合。让资产分散在包括低风险理财,中高风险的基金股票,以及固定资产中。不追涨杀跌,而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保持好的心态。
孩子知道这些之后,反而心里对花钱坦然不焦虑,心里会一直有别人(家人朋友),金钱观念不自私。
而且,对于这次购买的物品,他就更容易理解,所谓的“贵”,只是超过了以父母为主体的“给家人朋友”(孩子是父母的家人)的预算。
因此并不是买不起,只是这一个项目超预算了。
这时候跟孩子说:
看到宝贝喜欢这个东西,妈妈也希望给你买到。可看价格稍有点贵。妈妈工资每个月会发一次,可这个月把工资拆成几份之后,预算超支了。但妈妈知道你很想要,对吗?
你会看到孩子咔咔点头。
你继续:
那好,宝贝,你看咱们这样好吗?妈妈最近努力加加班,赚点加班费。你也配合妈妈一起,妈妈努力工作,你每天自己做一下作业、复习预习,这样妈妈能把精力多放一些在工作。等下个月拿工资的时候,妈妈就一定能给你买了。
几句话,一方面孩子了解了工资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孩子明白了妈妈是理解并愿意给他买他喜欢的东西的;再一方面孩子意识到买这个东西,他需要配合妈妈一起努力。
在不买和延迟买两者之间,孩子大概率会选择延迟买。
于是孩子就有机会体验经过努力和等待之后买到的满足感。这也就是所谓的延迟满足。
而对于家长而言,如果即便一个月,还觉得超预算,那可以再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
这个贵的东西,就成了免息分期。
你甚至还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在相对优惠的时候,提前给孩子买下,然后给孩子一个惊喜。告诉他网上打折了,妈妈提前给买好了。
孩子直接体验到,价格低的时候买,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东西。
这时孩子对于物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区别:价值虽然不变(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价格会波动——印象更深刻。
整个过程,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财商知识,让孩子体验了延迟满足,亲子关系也只会有增无减。
写在最后
钱这件事上,不要骗孩子。
更不要为了圆谎,给孩子哭穷、诋毁孩子审美、道德绑架孩子。
觉得贵,就解决贵,而不是解决孩子。
记得某评论区的一句戏言:“这东西贵,不是这东西的缺点,是我的缺点。”
坦然面对价格偏高暂时不能购买,引导孩子理性面对购物欲,只要用对方法,亲子关系不仅不会变差,反而会因为诚实且共同努力的过程而更加坚固。
大多数时候,贵的往往不是物品,而是父母愿意为孩子改变认知和沟通方式的心。
以上为原回答。对于评论中提到的几个争议点,再做下补充:
争议点1:能否把钱当做家务、学习成绩优秀的奖励?
金钱奖励,某种程度类似于反向的打骂惩罚。
两者共同点在于:你给孩子安排了个“虚假因果关系”。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会挨揍
——不好好学习->挨揍
如果你好好吃饭,你就能收钱
——好好学习->领钱
这俩虚假的逻辑关系,最大的漏洞就是,一旦制造惩罚或奖励的人不在身边,或不制造这个虚假的“非自然后果”了,孩子无论是否好好学习,都无法得到这个“虚假因果关系”的“果”。因此,他就不在有动力为了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做出相应努力了。
这也是很多靠打骂教育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叛逆到极点,让你感觉无法无天管不了。
因为青春期之后,孩子体格越来越强壮,你越来越揍不动他。
于是对他来说,在他从小建立的“虚假因果关系”里,他做任何事,都将没有后果。于是他一通乱做,反正没人治得了他。
奖励教育也有同样的问题。说个挺有名的小故事:
一群孩子总是在一个老人家门前吵闹嬉戏。几天时间过去,老人实在忍不了了。
但老人没有说教、也没有跑去指责。而是,给每个孩子发了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嬉闹。最后老人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虽然15美分比25美分少,但孩子们还是接受离开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很生气,“一天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群孩子本来就是单纯的在玩耍,但老人却用钱把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为赚钱而玩”。随着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孩子到最后干脆就不玩了。
同理,家务和学习,原本可以有完全依托内部动机的自然结果给到孩子:
家务:我通过做家务,让家里变得更加整洁舒适了。看着我整洁好的家,我很有成就感。下次我想把书柜也整理一下,这样看书找书一定会更方便;
成绩:我通过努力,掌握了更多知识点,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了,这次考试也有进步了。我很有价值感。后面我还要更加努力。
你非要给孩子个依托外部动机的虚假奖励结果:
家务:你给我的钱多,我才做;
成绩:下次我要是提高了10分,你得给我100块钱。要不我就不努力了。
做了错误的对应关系,自然会得到错误的对应效果。
甚至有一天可能因为你钱给少了,孩子直接不做家务、不学习了。到时候你再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你自己,跟钱没关系。
你觉得孩子会怎么回应你?
争议点2:能否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
给零花钱没问题,让孩子支配也没问题。
但,如何给,如何花,不仅家长需要掌握方法,还需要给出引导。
几个关键词:少量多次;定时定量;消费引导。
- 少量多次
年纪越小,给的方法越倾向于少量多次。
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一星期一次,一次20元。就比一个月一次,一次80元来的更适合。
年龄段越低的孩子,自控能力也相对差一些。
家长通过这个方式,让孩子把收入的时间节点打散,那么花费的时间节点也就更倾向于分散。
等这个习惯固定下来,将来当时间节点拉长,孩子也不倾向于去“一把梭哈”。
- 定时定量
“日本学者认为,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懂得统筹支出;需要用钱时与家长协商,则能锻炼孩子协调关系的能力;而没有规律地随意给零花钱,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如果给得少,孩子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旦有给得多的时候,欲望很可能无节制地膨胀。”
定时定量的作用,就在于两个字“规划”。
如同学习养成学习习惯,关系到孩子长期的学习成绩。
花钱养成规划习惯,也关系到孩子长期的金钱观念。
所谓的“月光族”,除了确实有实际紧急困难以外,如果长期习惯性“月光族”,其实就是对金钱的“规划”出了问题。
这类人往往童年在金钱方面没能得到正确引导,要么被长时间压抑、管束过严;要么就压根不管,要就给,让他们感觉不用承担“花超支”的责任。
从小“定时定量”的零花钱,其实就在锻炼孩子未来面对“定时定量”收入时的规划能力。
- 消费引导
很多家长认为,零花钱,给了就可以不管不问了。
国内的一项对北京、上海等五座城市儿童消费的调查显示,五城市儿童的“零用钱”每人一年平均245元。据统计,五市有0岁~12岁儿童441万人。全年零用钱总额超过10亿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零花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们拿着对于这个年龄而言的“巨款”,该这么花,不仅决定了他此时此刻零花钱的使用效率,更决定了孩子的惯性花钱思路。
正如小学学习中,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拿到零花钱的孩子而言,用钱买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金钱理念和消费习惯。
具体操作,可以再看下前文提到的零花钱“五分法”。即把钱分为5份分别用于:
1.家庭日常开销;2.给自己的消费;3.给家人朋友的消费;4.存银行;5.钱生钱(投资理财)。——具体操作见前文。
试想,一个孩子把良好的花钱习惯刻在行为习惯里,拿到钱的时候又懂消费、又会理财、还知道分享;而另一个孩子从小就不给零花钱,或者给了零花钱习惯了一通瞎花。哪一个孩子未来财富能够得以积累和管理好的可能性大?
争议点3:“可以告诉妈妈喜欢哪里吗?就是喜欢啊!gameover”
这个争议点,是来自评论区里的质疑。
我在评论区做出了如下回应:
Game over 的方法多了。我来说个极限操作:孩子直接趁你不备嗖一下把东西拿到结账窗口,要往外冲,或者直接把玩具拆封。你说你咋整?但是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也有对应的解决方法。
至于如果孩子说“就是喜欢啊。”如何game 不over?“没有理由的喜欢,看来你是真喜欢!那妈妈说几个原因,你看看妈妈说的对不对?”然后你来列举原因,一边列举,孩子一边可能和你互动。在这个过程,无论最后买与不买,你也同样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达到的效果和回答里殊途同归。
教育是个开放性命题,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秉承着尊重、接纳和爱的内核,文中提供的思路,类似于知识点,了解了知识点,咱也得能随机应变,就连作业考试里的题目,也都会千变万化,也都是为了让大家掌握更牢固不是?
类似的质疑,还有:“病人按着课本生病?”
我在评论区的回应如下:
但医生需要学习医学知识点,然后再根据知识点、结合个体差异具体操作。但无论医疗还是教育、都有各自的逻辑内核。本文无法覆盖所有孩子的具体情况,但希望传达出尊重、接纳和爱的内核,以及财商教育需要锻炼的能力,包含了逻辑思维能力,物品估价能力,金钱合理分配能力等等。从小锻炼以上能力,具体操作可参考文中步骤并依据个体差异稍作调整即可。
这两类质疑,主要核心点在于,质疑通过这篇文章,可能让自己对孩子的金钱教育达到100分效果吗?
我的回应是,看人。
看这个阅读的人,能不能看透文章背后传达的本质内核,并灵活运用。
就像你学了个知识点,在学以致用的过程里,很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情况出现,甚至让你感觉,这知识点,怎么这么辣鸡,都没覆盖到这些情况?
但事实是,厨师不会把饭喂到你嘴里,而是只负责把饭菜做好。
吃不吃,怎么吃,给谁吃,想不想学着自己做出来,需要由你来决定。
更何况,就算连厨师自己,也不可能学遍天下所有菜怎么做。
但他们如果想成为优秀的厨师,就需要多复习所学的烹饪知识点,不断实践、试错,再结合知识点,逐渐领会做菜的核心,然后总结每一次尝试之后的经验教训,搞出来自己的招牌菜、创新菜。
最后,你会担心这样的他,日后给家里做家常菜的时候,做的难吃吗?
所有育儿文章,对于孩子教育这个大课题,都只是抛砖引玉。
知识之中有知识,知识是对事物的表象的思考。——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霍夫曼斯塔尔《友人之书》
理解文章背后传达的理念核心、放下经验主义、举一反三、敢于尝试,才能真正落地实践、对各种情况能够处理的相对游刃有余、不偏离主线。
抬杠容易,行动难。怼人容易,自省难。放弃容易,坚守难。
摸索适合自家孩子的育儿理念,有时是孤独、且没有即时反馈的。
就如同股市里的长线投资,短时间内很可能没有效果。
甚至还可能经历家人不理解、孩子有对抗等等情况。
但教育本身,就是这样一件需要长时间学习、提升、调整、思考和行动的事。
并且要相信,诸如打骂、吓唬、被动攻击等这类短期见效快的方法,往往长期都会带来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学习和研究那些虽然看起来有些繁琐、费事,甚至反人性(比如在最想发火的时候,却提醒自己深呼吸不发火)的,却对孩子友善、包容、有边界、有引导、有爱和安全感的方法。
我们的放空、自省、借鉴和敢于尝试改变,也许无法保障孩子将来能买得起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但却能保障孩子在想起他的童年时,感觉是温暖的;体验未来的生活时,内在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