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不含在校生的青年失业率为 15.3% ,高于 1 月 0.7 个百分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32
阅读量:
31

我一个亲戚家孩子,毕业工作找我咨询。

我好心想推荐他去四大,一个月12000,工作体面,前景也不错。

谁曾想,人家根本看不上,说我一个北京985理工科毕业,怎么不得年薪30万起?

后来这孩子也没找到工作,读研去了。

本来我以为是这孩子的问题。

没曾想,发到网上,评论区一片骂声,说我看不起985本科,四大起薪那么低,谁去呀?

好几个信誓旦旦说,北京没有30万年薪,根本活不下去。

说他们同学找工作,年薪30万起,少了面试都不去。

看到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毕业生的自我认知是这样的。

这种主观的东西,没法评价。

但失业率统计是有明确标准的,统计局官网上写得清清楚楚,国际劳工组织官网上也有。

想较真,就自己查查,看看中国统计失业率,采用的是不是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全世界主流国家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可以横向比较?

统计局说一致,我对比之后也没发现差异,国际劳工组织也采用了统计局数字。

当然了,如果你想喷,就别浪费时间往下看了,直接开喷,节省时间。

如果好奇究竟是什么标准,那咱们就一次说透。

标准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定义就业和失业人口。

比较突破认知的一点是,在就业和失业之外,还有第三类人,叫做非劳动力。

在过去1周内,为了赚钱而工作过至少1小时,算作就业人口。

这其中要刨除那些休假、临时停工的。

一个关键点,叫“为了赚钱而工作”。

也就是说,那些不为赚钱而工作的,不算就业人口。

例如家庭主妇,人家也工作,但不为赚钱,所以不算就就业人口,当然也不算失业人口。

这种就叫非劳动力。

那么如果大学毕业,回家躺平啃老,不找工作的,算不算失业呢?

也不算。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就业意愿,都不想就业,怎么能算失业呢?

所以,这种也算非劳动人口。

只有那些过去一周,连1小时赚钱的工作都没找到,但近三个月在积极找工作,同时,找到工作2周内能上岗的人,才算失业人口。

有人可能又要说,中国人骗中国人,玩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这事儿你还真不能怪中国,要怪就怪国际劳工组织,是他根据各国情况,制定的标准。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全世界政府都在欺骗公众呢?

这方面,自由选举美利坚应该比较让人放心,毕竟他们做统计的公务员,可不是选举上台的政客给发工资,而是议会发。

从这一点看,他们不受政客钳制,也就被必要帮他们粉饰业绩。

而美国的调查失业率统计口径,跟中国一样,同样是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他们的失业率更低,只有3%多。

全球平均失业率,超过5%,中国只是略好于平均。

多年历来如此,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用这个标准统计失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各国政府并不那么关心你过得爽不爽,而只关心你会不会饿死。

中国别说90后,00后,就是我这个80后,都没经历过挨饿。

以至于在我脑子里,根本没有一种“饭碗”的概念。

不工作,去父母那添双筷子,就饿不着。

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工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辈子不工作也饿不死。

但这只是在中国,你换成非洲试试?

他们如果一周不工作,没钱吃饭,真的是会饿死人的。

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拉美甚至南欧,很多国家,工资都是日结。

这帮人拿到工资,当天晚上就都喝酒花光,一分不剩。

如果他们一周找不到工作,不是饿死,就是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这个失业标准,是给这帮人画的。

那些有劳动能力,没工作意愿的,说明饿不死,所以没必要统计他们。

像德国这种国家,一半劳动年龄女性是全职主妇,要把她们统计为失业人口,失业率还不上天了?

当然,即便没统计,德国失业率也不乐观,比我们还高,逼近6%了。

还有日本,最近这么多年,失业率常年2%多点,你觉着是他们经济有多好吗?

恰恰相反,就是因为通缩30年,年轻人根本看不到希望,集体躺平,直接变成非劳动力。

说回中国,唯一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16-24岁失业率畸高。

这其中当然有互联网退潮,导致办公室岗位减少的因素。

但多少也有就业期望的问题,985理工科毕业,没有年薪30万就是瞧不起人家,这个期望,就业确实难点。

我没有瞧不起年轻人的意思,有自信不是坏事,工资高,也说明中国在进步。

但今年毕业季的年轻人失业率,可实打实接近30%,说明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吧?

到年底,这个数字回落到14%,降了一半儿。

可能脚踏实地的人多了,也可能放弃躺平的多了。

但我们看看30-59岁失业率,还不到4%。

再看看农民工人数和月均工资,都在增长。

说明什么呢?

说明市场上不缺工作,只是缺毕业就年薪30万的工作。

只不过政府并不怎么关心这部分人,人家眼光高,说明家里有粮。

那就慢慢消化呗。

另外,关于美国政府政务官和事务官,是个不错的话题,两个群体形成了相互制约,体现了美国政治的分权理念。

那么中国政府内部又是如何实现制衡的呢?

其实比美国更高级,统计数字这种事,并不是哪个部门想粉饰就能粉饰的,下面一样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回头有机会聊一聊,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不会啥都不信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