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丘成桐“中国数学水平不如美国1940年代”?

发布时间:
2024-05-16 08:27
阅读量:
311

实际上,丘成桐的才华差点被中国人埋没,中国人是熟悉科举的,但不熟悉科学,60年代时候,丘成桐在香港读书,中国的校长几次三番不肯对偏科的丘成桐网开一面,连丘成桐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是一个美国白人讲师萨拉夫慧眼识才,在各种对校方施压无效的情况下,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强行把一个连本科学位都没得到的丘成桐,走后门送进了美国伯克利的数学研究院,还为丧父家贫的丘成桐争取了一年三千美元的最高奖学金,这才有了丘成桐后来的耀眼爆发,如果他留在香港继续读他那个崇基学院,只怕泯然众人矣,这段在丘成桐的《我的几何人生》中有详细记录。

所以丘成桐讲的确实是实话,如果有人不服,那我拿出中国男足,阁下又如何应对?

真的是中国14亿人里真挑不出14个男人踢足球吗?输了日韩就算了,输越南,输缅甸,输还在打仗的叙利亚,那现在中国男足的水平确实也不如美国1940年代。

中国数学好歹还比中国男足强很多,虽然问题性质一样,但是程度并没有男足那么严重,虽然意林读者现在都成梗了,但是中国男足和中国数学方面,的确还是体制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中国自1990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是国际奥数IMO金牌,但是在数学上的突破却很逊色,是有原因的。

中国数学界的建设在建国以后受过多次不能细说的干扰,无论是改开前还是改开后,导致本来薄弱的根基受尽摧残和诱惑,整个学术氛围和水平不断被打乱和下降,但是也一直有人默默耕耘付出,不断修复损伤,但总遇到反复,这是中国数学界目前状况的原因。

丘成桐这话其实本不必讲得这么直白伤人,但这就是阿斯伯格的特征,经常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丘成桐的行为也有阿斯伯格的特征——虽然我们是不能隔空诊断的,具体来说就是言行容易得罪人,人际关系方面有一点障碍,但是在这个时代,他这个程度的障碍,只能破坏他的部分人际关系,还不够掩盖掉他的才华与埋没他的人生。

整个数学圈其实这样的人很多,有的个性温和点,会少得罪点人,但也有很多丘成桐这样强硬个性的人,丘成桐因为这种“说真话”的率真行为被诟病很多——至少他说的都是他认为的真话,纽约客杂志曾称他为“数学沙皇”,一是指他强大的数学才能,二是指他强硬执拗的行事风格,只是在中国现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他也许会遇到一些可以预见的未知磨难,例如胡锡进和项立刚这种放今天连大学都考不上的文科生,也敢靠着民粹主义情绪,出来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领域大放厥词,并且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数学和诺贝尔奖也是中国人少有的、居然能输给印度的领域,其中原因是印度作为殖民地,几乎无缝承接了欧风美雨,学术方面略微受益于此,中国有自己的道路,不会为这种局部问题改变体制,希望丘成桐作为中国数学界的一支新势力,能够突破某些问题,为把中国建设为数学强国作出人们理想的贡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