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女方倾家荡产也要出嫁妆,甚至担负男方的无尽索取?

发布时间:
2024-05-21 00:54
阅读量:
20

其实背后的逻辑是极其简单的,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是因为最近几十年的中国不正常,而不是印度不正常。

首先,印度女人很少有高薪工作,印度社会也很少有女人可以从事的稳定工作,即便有,也是收入很低或者很不安全的工作。

在这个基础上,印度同时是一个很“正常”的国家,那什么才是异常呢?像中国这种长期实行单子女政策的国家就很异常。

所以,印度家庭基本上都是多子女,家里同时有儿子有女儿,穷困一些的人直接没有后代,基本不存在类似中国人思维的“我们穷,所以只生一个孩子”。

因为缺少适合女人的工作,女人无论有没有成年,基本上都没有稳定的收入能力,所以印度女人的一生都是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她们需要其他人提供经济支持才能正常生存。

又因为多子女的家庭结构,印度女人的父母有儿子,而女儿没有收入能力,即便平等的分析儿子和女儿的作用,女儿也基本没有能力担负未来父母养老的任务。

基于以上全部条件,对于印度人来说,儿子的重要性大于女儿,并且女儿是纯粹的经济依赖者,无法提供经济正反馈,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把女儿嫁出去为止。

是的,印度女人嫁出去需要给嫁妆,但相应的,她们也有其他价值评估,对于自身条件较好的印度女人,被索要的嫁妆也可以相应降低,而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年龄,年龄意味着生育能力,意味着新鲜感,意味着情绪价值,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很多男方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女儿一定要嫁出去,那就意味着女儿留在原生家庭的时间越久,需要付出的嫁妆很可能就越多,这一点构成了印度女人需要尽早嫁人的基本逻辑。

那么这里又需要解答另一个中国女人无法理解的问题:印度女人为什么不选择永远不嫁人呢?

回到最初的“正常社会”特征,多子女家庭意味着原生家庭对于每个子女来说,是个存量竞争的决斗场,最大的竞争来自儿女之间,其次是儿子之间。

但由于印度女人的生存需要外来的经济支撑,她们在家庭内部的重要性远远低于她们的兄弟,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她们是伸手要钱的无底洞。

印度女人是需要花钱养的,父母固然也会爱女儿,但说到底,原生家庭的真正继承者是儿子们,花费原生家庭的钱,很大程度上是在花费儿子们未来的继承,父女之情或许可以支撑供养女儿的动机,姐弟之情很难。

所以,印度女人不能长期留在家里,她的兄弟们不会允许,父母也会在儿女之间站在儿子的立场上,这就意味着原生家庭不能作为印度女人的避风港,给你一笔嫁妆作为出发的油料,剩下的路需要自己走。

但是社会上没有自给自足的途径,意味着这艘船必须靠岸,而且不能回到母港去。

这就补全了整个社会逻辑的最后一环:印度女人必须结婚。

女儿必须结婚→结婚越晚嫁妆越多→女儿在家多待一天就多惹儿子一天不高兴。

结论:女儿最好早嫁,越早越好。

女方的家长需要尽早把女儿嫁出去,意味着男方从婚姻关系结成之前,已经占据心理优势地位,考虑男多女少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占不到优势地位的男人自生自灭去了。

男方索要嫁妆的本质,是在帮助女方家庭处理多余的家庭垃圾,可能说的难听了点,但性质上描述的没有偏差。

高昂的嫁妆,某种意义上也说明印度父母对女儿还是有爱的,不然按照底层逻辑,他们自己动手把这坨垃圾处理掉就是,何必借别人的手呢?肯花费一些钱帮女儿找个下家,到底还是有一点情分在。

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男方为什么要接受一个永远需要自己提供经济支持的外人?

答案也只能是生儿子了,当然,在生儿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制造一些废料出来,于是又要准备下一轮的嫁妆。

对于印度来说,让当前社会结构保持稳定存在的最重要一环,在于女人无法实现经济正产出。

社会现象无法违背经济导向,思想上的进步对抗不了实打实的利益受损。


看来需要解释另一个谣言:印度不是低种姓嫁给高种姓才需要给嫁妆,印度女人平嫁依然给嫁妆,哪怕是低种姓与低种姓、底层人嫁底层人也要给。

嫁妆风俗对于印度,就像是彩礼在中国,几乎只跟地区有关,跟阶层关系很小,穷苦家庭苦苦积攒一笔嫁妆把女儿嫁到另一个穷苦家庭的情况也很多。

印度人不是为了谋求更好的事情才给嫁妆,是单纯的认为女人活着就是一种负担,区别只是她成为了谁的负担。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印度高嫁妆地区非常泛滥的杀妻风气。

不是亲自动手杀人,而是缓慢的将妻子逼死,如果他们认为女人有正面的价值产出,为什么要把妻子逼死呢?

这是印度轰动一时的“三姐妹事件”,她们的丈夫都是同种姓、同地区的男性,姐妹中的一个也按照当地习惯支付了嫁妆,但完全无法避免她们被虐待直至自尽。

如果他们认为妻子是一个对自己有产出、有价值的人,让她们死亡显然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能让人急于摆脱的,只有负担。

对于“低种姓花费嫁妆嫁给高种姓”这种猜想,我个人的评价是“过于乐观了”,竟然还期待着女方会从嫁妆习俗中得到正面的收益,至少是父母会得到收益。

逻辑似乎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太公平了。

如果只是低种姓嫁给高种姓这种交易,丈夫索要嫁妆不成应该不结婚才是,干嘛要把妻子烧死呢?何况即便放下种姓制度影响力日渐衰退的事实,婚姻关系达成的时候,所谓的女方种姓提升已经实现了,印度可没有离婚会降低种姓的规则。

这样来看不是很奇怪吗,明明男方没有收到嫁妆,两人却依然可以结婚,直到新娘被烧死、被泼硫酸、被逼自尽,新娘为什么不立刻离婚呢?她在没有支付货款的情况下提前收到了不可能退货的货物,留在丈夫家接受虐待是在干嘛?

很明显,高嫁妆买一份高种姓的说法即便不去印度亲眼见过,也能从其他信息中明白它不成立,也许是另一种说法太残忍了,你们更愿意相信这个温和一些的解释。

但是社会本来就可以是残忍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