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走向衰落吗?
很简单。
2500万人口的控制线,
导致灵活社保都将近2700快,正常上班的话公司至少5000社保打底。
这
导致普通年轻人就别想进上海。
导致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新公司越来越难,引进的公司越来越大。
导致年轻人更少,老年化更严重,社保基数更高。
恶性循环。
至于为什么要控制2500万人口和土地指标,后面再探讨。好在已经开始纠错了,虽然有点晚,毕竟房价这么贵,社保基数这么高,非高科技小公司根本活不下去。
不是完全没办法破局的,让上海成为世界的上海,让美元来填社保,才能破局。如果迈不开步子,那就放开2500,让年轻人进来。否则不出20年,上海就一去不复返的老去了。
为什么当初控制2500万,为什么当初要搞卫星城?这不是普通人敢说确定的问题,只能谈谈猜想。
当时搞2500万控制线的时候,全国还在往卫星城方式搞,简单说就是控制大城市,让中小城市发展起来。短短十年各省会城市人口就暴涨,和上海迅速拉近了差距。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口集中在中大型城市了,产业却没有起来。二线城市,房地产,地铁高铁占GDP的比例很大,但好歹还是有些产业的。三线城市就更厉害了,产业没有,房价高涨,三线城市特别像美国。
而上海十年没怎么发展,不是上海的可能不知道,上海的到户人口普查特别的积极,我父母回老家后不久就会来普查,确定人走了,估计人口就算腾出来了。市中心虹口区60岁以上老人比例超过40%,闵行也要30%多。按照这个格局,10年后市区一半都是白发,商业氛围就别想维持了。
年轻人买不起市中心或许能买郊区进城。但是要养那么多老人,社保要多承担一些。很可能每月交5000社保(包括公司的)交20年后领到的也就3000。其实我可能还说多了,按照上海这个老年化速率,估计领个低保都要费心思。
就算年轻人肯,企业也不肯啊。
那就产业更新,让高精尖企业来。国内哪有多少高薪的高精尖企业啊,不过国企央企总部倒是很多。最后搞出了上海全球企业总部的格局。
这些企业大部分是成熟企业,年轻人要的少,非985的就别太指望了。
如果当年让上海向5000万人口进发,上海郊区有的是地来建设50万一套的房子和各种工厂。年轻人来了以后自然会进化产业链。人口有了,产业链就有了梯度。
喂,奉贤崇明金山50万一套的房子,还让不让兄弟省份活了,人都跑这里来了,兄弟省份谁交社保。万一和大漂亮干起来了,一个上海一亿人,说好的战略纵深呢?碰到经济危机,一亿人挤在上海风雨飘摇,吃饭都难解决,稳定从何谈起。
这里再重复前面发生的事情。卫星城方式设想是这样的:战略纵深有了,碰到经济危机也不会太多无业人聚集了。但是执行下来,中小城市除了房地产击鼓传花以外并没有形成多少战略重心产业。最终产业还是往大省会集中。
现在还是纠错了,比如上海有可能可以借用都市圈的用地指标。比如帮助泰州发展,除了工业还拓展农业用地来换上海的用地指标。
开放老外进来和开放银行外资控股都在做了。
还是那句话,过去十年的远虑反而带来了上海的近忧。是时候走新的道路了,希望上海深化改革后能再次辉煌吧。
——————-补充——————
我没有删除任何评论,很多评论我就没看到过。
(1)这两年上海社保已经不调剂给外地了,自己都快不够了。现在社保主要输出地是广东。
(2)评论里面有些人觉得上海人口太多了,多了影响生活。这些朋友以为一个城市的下滑会非常的缓慢,实际上当预期形成的时候,最精明的一波人就润了,在上海的朋友应该能看懂我写什么,这些润的人是否道德不讨论,但是算经济账他们是强项。当支出越来越多,福利越来越少的时候,城市就可能会断崖式的下跌。
(3)明明中国很快要到世界第一位,这些润人干嘛要润呢?当看到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城市界面干净漂亮,晚上的街道灯火通明,年轻人人头攒动,再看上海城市界面多年不更新,医院挤满了老人,店铺人可罗雀,虽然不研究政策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会赚钱的人还能不知道有问题了啊?这些人大部分去不了成都武汉,因为产业和薪水不匹配。
(4)能不能就保持2500万,让有钱的来,没钱的走呢?新加坡可以,主要是金融服务,不需要搞什么芯片医药大飞机互联网。上海就不一样了。有钱的来?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全国富二代千金是不是很多有来上海生活的愿望?搞产业搞投资不会,找金龟婿倒是要花点时间(其实大部分人都要落空),很多都是留学归来,只要找个工作混3年就能有买房资格蹲下来了。搞商业她们是强项,但是市区都是老人,没商业可以搞。人口一空出来就被她们占着了,很多女性对薪水高低无所谓的,家里有的是资本,导致现在上海婚恋年龄男女比例极度失衡。每年上海老人走了13万左右,你想腾笼换鸟,高科技公鸟没来,来的都是海外的雌鸟和总部经济搬来的老鸟。
(5)上海突破2500就是吸外地的血。上海后面几年是逐步好转还好;如果继续恶化,能走的都走了,想来的来不来了,到时候再想救可不容易。好比现在想填满浦东机场都非常不容易,走了再拉回来比第一次来还难。看看浦东机场这个样子,南通机场估计要晾好多年。
上海跌倒谁能顶上高科重工业的产业链环节呢?反倒是上海起来了,才好带兄弟省份一把。
(6)有朋友觉得上海老龄化是自己作死。其实上海市区的平均住房率根本不支持生二胎。大部分生了二胎也买不起二胎婚房,甚至绝大部分父母连一胎婚房都够呛。至于房价为什么那么贵,分税制改革是不是好歹要承担点责任呢?上海老百姓应该没责任的吧,毕竟他们建议权都没有。
——继续补充上海本地年轻人现状——
探讨这个话题,上海引以为傲的朋友和部分本地会伤心。但是很不幸,在现有政策下,大部分本地人会挤压到外地。
从上海的大学谈起,上海大学谁养的我们不探讨,反正上海人读大学看过去是全国最宽松的,实际上是最残酷的。
哪怕孩子的父母是双清华博士,你能考入交大复旦的概率也就1%。上海本地考入上海985理科的只有不到4000人,剩下的10万人大部分与高科技无缘。
我们算算这十万人如果没有父母如何在上海体面的生活吧。
从结婚开始算。
女性就不谈了,现在男女比例完全失衡,想留在上海结婚生子没点真本事还真的不容易。
算一算男性。一套五大新城的房不算过分吧,300万的房子什么样子,上海人来说说吧。300万的房子加交易费和税+装修+家具+家电+婚礼算400万吧。
假设家里只能支持100万,剩下300万按照正常贷款算,每个月还款2万左右。
那么这个男生赚多少呢?按照平均工资计算(大部分达不到平均工资)12000,到手8000左右+1000多的公积金。就算老婆也是同样的工资,也是承担不了房贷的。
二三线城市的朋友可能理解不了300万四大新城的房子长什么样子。简单讲就是老房子+每天四小时通勤,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0点到家是家常便饭。
外地来的男性可以租房上海拼搏10年,赢了买房赢取白富美,输了带着钱回老家。
本科毕业的本地上海男性输了回哪里去吧?父母没有积累的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要为留在上海而奋斗,这在其他城市很少见的。当然实际上很多上海年轻人倾向于另外一条道路,哪怕日本。
另外考上上海985的那4000人也不容乐观。
首先是硕士博士还要淘汰一批人,本科就别说做尖端科研了,大企业HR的筛选系统都过不了。
其次你确定考的是ai专业?机械,能懂,电力,生物,化学,材料到哪里去拿高薪?到哪里去支持产业升级。说的难听点,没点特长又没关系,大国企都不一定能进得去。
想要产业升级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大量聚集,靠本地人是不行的。
想要这些人聚集,需要大量的年轻人进行辅助服务,目前房价不支持本地人年轻人干这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