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加婚礼时能一眼就看出这段婚姻久不了吗?
帮一个朋友接亲,新娘新郎家距离300公里左右,但他们两个的新房在合肥,正常如果遇见这种情况,要不分开办酒,要不只在婚房地方办,但新娘要求夜里1:30,从新郎老家去新娘老家接亲,
婚车不能出现白色,车里人数带上司机必须是双数,而且走的时候数量必须相同,还安排人在酒店门口数人。
我是新郎亲友,但我们在另外一个城市,距离他们两个的城市都有350公里以上的路程,但新郎家属打了四五次电话,让我帮忙去接亲,而且不能用白色的车,实在推拒不得,只能借朋友的车去接亲,当天开了大半天的车到了新郎老家,新郎要求夜里一点半集合,两点半人到齐,开始开车,在大山里钻来钻去,雾大的跟鬼打墙一样。
新娘打电话来,突然要求加烟,必须买双数的中华烟,大年初三,一个荒芜的泥巴路山村里,早上六点半,去买烟。后来绕路半个多小时,买到烟,终于开到新娘家村里,泥泞的泥巴路很难走,但是,新娘家亲戚堵在路中间,说没到吉时,要等到8点多才能接,好吧,人家的新婚,我忍,我直接在车里熟睡。
大概八点多,有人敲窗户,说婚车接到新娘(只有新娘,新娘的亲属要等下回来接),先去酒店(定在新娘家附近)吃中午饭,我们跟车到酒店后,先去了新娘定的房间(新娘家里有点旧旧的,可能录像不太体面,就按小时定的套房,套房在23楼,化妆间在2楼。)我帮忙把新娘的几套喜服放到化妆间,有点困,想在化妆间沙发上眯一下,但是化妆间里有化妆师之类的,人多,我就去23楼新娘套房门口等消息,新娘套房门口有好多跟我一样的新郎家属,找不到地方休息,就坐在酒店楼道地毯上休息一下。
九点多,新娘说要车队去接娘家人。说这叫回门,我不知道当地风俗,但理解尊重。认命的发动车子,去接新娘娘家人,到酒店门口,有一个大嫂趴在窗户上数人数,因为车足够,我又空车回了酒店。
这次好一点,知道了新娘办婚礼的厅在哪里,就进去坐着休息。
新娘那边定的一个非常小的厅,大约只能放八张桌子,厅的两边各摆一张桌子就靠墙,与之不相符的是新娘昂贵的婚纱,婚纱的裙摆完全盖住了婚礼的台子。摄影师连站的地方都找不到。到最后摄影师有部分是蹲在桌子下面摄影的。
全程只有新娘的自high和新郎的傻笑,以及笑不出来的新郎亲属。
吃完饭又带着新人去新郎家中,一路开回去,到新郎老家,已经是下午五点,到了以后我已经没有任何胃口,但晚上那顿饭是新人宴,强撑着身体去吃饭。
我记得那天雨下的极大,气温只有4℃。我坐在冷冰冰的屋子里,看着周围不认识的人,一直等到夜里八点多才开始。期间还有新郎姑姑不来,让人请了三遍才来,新郎姑姑来之后才开席。
这次婚礼是我参加过最难受,最累,精神上最受折磨的一次,按照这个折腾劲,我祝他们百年好合。
Ps:
作为新郎亲友团,我生气的两点:
1.买烟时候,身后一公里处看到一家烟酒店,我想倒车回去,但新娘那边说,不能倒车,必须往前开,而那个地方的路很差,只能开很远去绕路,绕了半小时,才又回到那个烟酒店。敲开门,好话说尽,店主睡眼朦胧给拿的烟。
2.到新娘家村子里,我想倒车到路边,泥浅一点的地方,新娘家嫂子出来,说,不能倒车,但因为路窄,也不能前进,所以整个车都在泥巴里待着。